绿橘试新霜,金丸缀紫房。
美人怜节物,含笑出长廊。
玉手劳亲摘,朱唇不忍尝。
浓薰九微火,清芬百和香。
捧持青玉案,投赠白云乡。
桃李终成俗,芝兰岂并芳。
真堪颂屈子,讵许掷潘郎。
罗帕分珍赐,犹疑出上方。
绿橘试新霜,金丸缀紫房。
美人怜节物,含笑出长廊。
玉手劳亲摘,朱唇不忍尝。
浓薰九微火,清芬百和香。
捧持青玉案,投赠白云乡。
桃李终成俗,芝兰岂并芳。
真堪颂屈子,讵许掷潘郎。
罗帕分珍赐,犹疑出上方。
这首明代杨慎的《薰橘》描绘了一幅秋日宫廷中赏橘的雅致画面。首联“绿橘试新霜,金丸缀紫房”写出了新鲜的绿色橘子经受了初霜的洗礼,金黄色的果实点缀在紫色的花瓣上,显得清新可人。颔联“美人怜节物,含笑出长廊”则通过美人的欢笑,展现出对时令佳果的喜爱与珍视。
接下来,“玉手劳亲摘,朱唇不忍尝”细腻地描绘了采摘过程中的温情,亲人的精心呵护与品尝者的犹豫,流露出对橘子的珍视和情感寄托。颈联“浓薰九微火,清芬百和香”进一步渲染了橘子的香气,如同点燃的九微小火,散发出百般芬芳,满室生香。
尾联“捧持青玉案,投赠白云乡”将橘子比作珍贵之物,以青玉案为托,寓意高洁,赠予远方的人,寄寓着深厚的情感。诗人感慨“桃李终成俗,芝兰岂并芳”,暗示橘子的高雅品质超越了世俗,与桃李、芝兰等寻常花草不同。
最后两句“真堪颂屈子,讵许掷潘郎”借屈原的高尚品格来赞美橘子,同时也暗指不凡之人不应被世俗所弃,如同潘郎被轻掷一般。结尾“罗帕分珍赐,犹疑出上方”则以贵妇人分发珍品的情景收束,让人想象这橘子或许来自皇宫,更显其珍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橘子的美丽与香气,表达了诗人对高雅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寓含了对人品的赞美和对世俗的反思。
与君一别一万里,握手相看十年矣。
当年射策金陵城,秋闱榜落都无名。
我今憔悴困一第,对君出吻寒酸声。
别来难得俱无恙,我入干戈尔烟瘴。
戎马河西夜合围,客中远行愁不归。
云台猛将去复去,天山云暗多旌旗。
诵君新诗更凄绝,为君酌酒镫花结。
君不见,人生上寿一百年,尔我能禁几回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