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建德界》
《入建德界》全文
元 / 吴师道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才登东阳桥,复涉兰溪渡。

千里名地同,依依乡井故。

六合岂不宽,遐瞻恣驰骛。

嗟此穷山中,宁知拟予步。

三生有夙习,兹游亦奇遇。

独怜迂狷姿,谐俗匪心素。

腼颜民社寄,抑志簿书务。

烦尔父老迎,停车劳前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建德界的旅途感受与心境变化。首句“才登东阳桥,复涉兰溪渡”,简洁明快地勾勒出诗人行进中的动态场景,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他踏上旅程的轻盈步伐。接着,“千里名地同,依依乡井故”两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即使身处千里之外,心中仍牵挂着熟悉的家乡。

“六合岂不宽,遐瞻恣驰骛”则展现出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追求,但紧接着的“嗟此穷山中,宁知拟予步”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似乎在感叹自己被命运安排在了偏远之地,无法自由地追逐梦想。

“三生有夙习,兹游亦奇遇”表明诗人对于这次旅行有着特殊的期待和意义,它不仅是偶然的相遇,更是命中注定的缘分。而“独怜迂狷姿,谐俗匪心素”则透露出诗人性格上的特点——他或许有些固执或不合时宜,但他的行为始终遵循着内心的本真。

最后,“腼颜民社寄,抑志簿书务”描绘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日常,面对民众与公务,他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努力履行职责。“烦尔父老迎,停车劳前路”则以具体的情景结束全诗,展现了诗人与当地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他对这一角色的尊重与投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变化,以及他在官场与自然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作者介绍
吴师道

吴师道
朝代:元   字:正传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生辰:1283—1344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猜你喜欢

和子瞻濠州七绝.四望亭

唐史不闻刘嗣之,空传短李旧歌诗。

高亭毁尽唯存记,犹有区区父老知。

(0)

彭城县太君挽辞二首·其一

封邑从夫贵,传家嗣子贤。

初闻板舆去,忽怆寿宫迁。

树隐长平外,川流濩泽前。

高门馀庆在,足以慰沈泉。

(0)

送周尹郎中守梓潼

曾携佳句使淮隅,离合差池二纪馀。

旋见豸冠三院贵,晚陪丹地一台居。

涪城又领铜鱼契,锦里先驰驷马车。

况是论年俱老矣,送君因复动归与。

(0)

送句判官赴大理详断

廷尉咨贤佐谳刑,辟书连上得翘英。

时推黄霸持平久,众伏儿宽定奏成。

尺竹泛疑资审劾,惠文弹治要详精。

从来法吏多阴德,勉务哀矜助圣明。

(0)

宣徽南院使太子太保赠司空冯公挽辞三首·其三

皇祐登瀛日,同升愧妄庸。

我年先一饭,君学富三冬。

久要平生好,分携晚岁逢。

无因素车去,执绋望丘封。

(0)

司徒侍中杜正献公挽辞五首·其四

卜筑东畿谢事还,冥鸿高蹈孰能攀。

朝廷宠遇三公礼,园馆优游十载閒。

此日精诚骑列宿,他时歌咏叹颓山。

虑终不及传家事,独有忠言贡九关。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