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彭城县太君挽辞二首·其一》
《彭城县太君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封邑从夫贵,传家嗣子贤。

初闻板舆去,忽怆寿宫迁。

树隐长平外,川流濩泽前。

高门馀庆在,足以慰沈泉。

(0)
注释
封邑:贵族的封地。
贵:显贵。
嗣子:继承人,子嗣。
贤:贤能。
板舆:简易车,古代对老人乘坐的轻便车辆。
寿宫:指代老年人的居所或陵墓。
迁:迁移,这里指去世。
长平:古代战场名,此处可能象征逝者的历史背景。
濩泽:古代湖泊名,可能象征逝者的归宿。
馀庆:遗留的福分,好运。
沈泉:黄泉,指地下,常用来指代死亡。
翻译
富贵源自封地,传承子孙贤良。
初次听说他坐上简易车离开,突然心痛宫殿已迁移。
树林环绕长平遗址,河流穿越濩泽之前方。
家族的荣光犹在,足以安慰他在黄泉的沉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彭城县太君(可能是一位尊贵的女性)所写的挽辞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其家族美德的赞扬。首句“封邑从夫贵”暗示了太君的夫婿地位显赫,家族因他的荣耀而尊贵;“传家嗣子贤”则强调了家族后继有人,子孙皆贤良。

诗中提到“初闻板舆去”,意指太君去世,诗人最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感到震惊;“忽怆寿宫迁”表达了对太君突然离开人世的悲痛,以及对寿宫(可能是指墓地)迁移的感伤。“树隐长平外,川流濩泽前”描绘了太君安息之地的环境,山水环绕,似乎在暗示她的灵魂将融入自然之中。

最后两句“高门馀庆在,足以慰沈泉”表达了对太君身后家族福祉的肯定,认为家族的余庆(福分)仍在,足以安慰她在黄泉之下。整首诗情感深沉,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寄托了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

过溪踏瑶琼,入山采苍翠。

仙宫名神山,下负六鳌背。

我来访丹药,羽人已千岁。

清啸响山谷,幽姿媚松桧。

白水从北来,南与众川会。

开窗目沃野,千峰俨相对。

自是山林乐,何但官爵贵。

买田酿清泉,里社日相慰。

诗成怅如失,天风逼衣袂。

东望邹衍庙,杯酒可远酹。

谈天剧当时,古屋尚粉绘。

骑驴独归去,人世空一喟。

(0)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其十

赞书誊副节楼前,筐篚盈庭邸吏传。

深恨葫芦陶学士,受渠犀玉索金钱。

(0)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其九

箭落惊游骑,铃传督运车。

土风殊楚越,驿道仿褒斜。

细雨三更枕,清秋八月槎。

夜听繁管急,渐习五陵奢。

(0)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其五

红衣夜唱娑罗树,云是西天好儿孙。

吹螺日饮官法酒,笑渠骑马傍人门。

(0)

古黄河口

温温河水似汤泉,送我南归意万千。

入海定从天上去,不知重会是何年?

(0)

次韵元复初春思三首·其一

冻树回青阳,羁禽竞新哢。

喧喧人语浮,稍稍春事动。

澄心绝芳华,小睡足幽梦。

梦觉天宇新,朝光集飞栋。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