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默之得,不可文墨。流应之功,不可形容。
秋入野水,月行霁空。影像名字,且唤天童。
渊默之得,不可文墨。流应之功,不可形容。
秋入野水,月行霁空。影像名字,且唤天童。
这首诗是宋代禅师释正觉的作品,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与禅意交融的画面。"渊默之得,不可文墨",表达了禅修者内心的深邃宁静,无法用文字完全捕捉;"流应之功,不可形容",暗示了禅悟的微妙和无形,难以用言语描述。接下来,"秋入野水,月行霁空",通过秋天的清冷和明亮的月色,展现出自然界的宁静与禅境的开阔。最后两句"影像名字,且唤天童",将禅者的形象比喻为天真无邪的孩童,寓意其心境纯净,超脱世俗。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禅意于其中,体现了禅宗崇尚直观体验和内在领悟的特点,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籋尽霜须照碧铜,依然春雪在长松。
朝行犀浦催收芋,夜渡绳桥看伏龙。
莫叹倦游无驷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子云三世惟身在,为向西南说病容。
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
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
惊鹊再三起,树端已微明。
白露净原野,始觉丘陵平。
暗蛩方夜绩,孤萤亦宵征。
归来闭户坐,寸田且默耕。
莫赴花月期,免为诗酒萦。
诗人如布谷,聒聒常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