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寒厅不知春,独立耿玉雪。

闭门愁永夜,置酒及明发。

忽惊庭户晓,未受烟雨没。

浮光风宛转,照影水方折。

鬓霜未易扫,眉斧真自伐。

惟当此花前,醉卧黄昏月。

(0)
注释
厅:厅堂。
耿:明亮。
永夜:漫漫长夜。
置酒:设宴饮酒。
庭户:庭院。
烟雨:雾气和雨水。
浮光:流动的光影。
宛转:摇曳。
鬓霜:白发。
眉斧:修眉。
花前:花下。
醉卧:醉倒。
翻译
寒冷的厅堂不知春天来临,独自站立在明亮如玉的冰雪中。
紧闭门窗度过漫长的夜晚,直到天明才设宴饮酒。
忽然间庭院被晨光照亮,还未被烟雨完全遮掩。
流动的光影在风中摇曳,映照出倒影在水面曲折摇摆。
两鬓的白发难以轻易拂去,精心修整的眉毛也显得苍老。
只愿在此花前,醉倒在黄昏与月色之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寒冷的厅堂中,独自一人沉浸于春意萌动前的静谧氛围。诗中的“独立耿玉雪”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纯洁与孤独的向往。“闭门愁永夜”则透露出词人的心境,是在漫长的夜晚里,独自一人怀抱忧愁。置酒及明发,隐含着期待新生与希望。

“忽惊庭户晓”一句,展示了词人对晨曦初照时分外界之变化的感受。未受烟雨没,意味着梅花尚未被春风细雨所浸染,依旧保持着它的纯净与坚守。而“浮光风宛转”则描绘了阳光在风中轻盈流转,与“照影水方折”相呼应,共同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生动的梅花图景。

鬓霜未易扫,即使头发被薄霜覆盖,也难以轻易去除。眉斧真自伐,是指词人内心的坚韧与独立自主,不随外界之风向转变。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词人的高洁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惟当此花前,醉卧黄昏月”一句,是对诗中整体氛围的点睛之笔。在这静谧而美好的时光里,词人选择了与梅花共度黄昏,与月亮为伴,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之中。这样的生活态度,不仅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自在与超脱。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上诗惠酒有谢

登高无具结欢悰,狂写愁吟叩主翁。

遽荷兵厨均美酿,却将酩酊谢西风。

(0)

送侍御帅夔府·其四

诸葛仍祠庙,公孙只故基。

栋梁酣夕照,雉堞蔓秋葵。

耿耿登临意,悠悠今古思。

烹鲜不劳力,馀事杜陵诗。

(0)

元日追次东坡和子由省宿致斋韵

五十之年又过三,依然白发照青衫。

年来大起山林兴,任达从教笑阮咸。

(0)

蓦山溪.腊日游尧山

春前信息,到处欢声满。

旌旆出西郊,拥笙歌、婵娟两畔。

东巡事往,空有雪中山,仙驭悄,古风间,谩动吟人叹。

天边身世,况值重华旦。

击壤访遗民,想如云、望中不断。

功名休论,齐楚共唐虞,开口笑,插花归,更候清秋晚。

(0)

卓望山

簿领纷迷日不閒,偶因佳节一登山。

风飘木叶雁初到,霜度岩篱菊渐班。

与客不妨长送酒,对时聊尔暂开颜。

凭栏万顷黄云熟,犹恐民生尚苦艰。

(0)

句·其十一

肯随桃李斗梳妆。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