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观灯把酒杯,宾朋不倦醉中陪。
一轮丹桂当天满,千顷红莲匝地开。
烟火楼台高复下,笙歌巷陌去还来。
因民共作连宵乐,直待东方明始回。
元夕观灯把酒杯,宾朋不倦醉中陪。
一轮丹桂当天满,千顷红莲匝地开。
烟火楼台高复下,笙歌巷陌去还来。
因民共作连宵乐,直待东方明始回。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杭州元宵节观灯的盛况,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欢庆气氛。诗人赵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宵之夜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景象。
首联“元夕观灯把酒杯,宾朋不倦醉中陪”,开篇即点明主题,元宵佳节,人们观灯饮酒,宾朋相随,乐而忘返,体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
颔联“一轮丹桂当天满,千顷红莲匝地开”,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天的灯火比作丹桂之花,遍地的灯笼比作红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灯火璀璨、红莲遍地的壮观景象,营造出节日的热烈氛围。
颈联“烟火楼台高复下,笙歌巷陌去还来”,进一步描绘了灯火与音乐交织的场景。烟火在楼台间忽上忽下,笙歌声在巷陌间来来回回,动静结合,展现出节日的繁华与生机。
尾联“因民共作连宵乐,直待东方明始回”,表达了诗人对民众共享欢乐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直到东方破晓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充分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生动再现了宋代杭州元宵节的盛景,展现了古代社会的节日习俗与人民的欢乐生活。
小阁临流暑气清,藕花的的照人明。
移床更近栏边坐,要听棋声杂雨声。
闻说吴江上,长桥百丈虹。
蚝粘能固本,人度若乘空。
明委三秋月,清来万里风。
君知此为政,名惠广无穷。
海上神山名自昔,来去随潮无定迹。
天人俯览念虚浮,六鳌顶戴穷神力。
群仙贝阙蕊珠宫,多种瑶芝琼草碧。
依然根著不坚牢,飞入石堂作南壁。
螺纹蛎迹石龙存,云气随潮时雨湿。
仙风飒爽生羽翰,招纳霓裳羽衣客。
试登绝顶望五湖,高楼洞天才咫尺。
药炉灰冷多登真,九转丹成人未识。
云间鹤迹托来篇,王邓真人久相忆。
空山木叶下,坐观不二门。
茶香舌本甘,直探天地根。
两袖江海风,眼前见夫君。
十年戎马间,未发诗与文。
逐禄士之常,一廉减万想。
六经在日用,论说漫深广。
躬行能尺寸,光燄长万丈。
世波易溺人,外此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