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宇文之邵公南止亭》
《寄题宇文之邵公南止亭》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公南九亭名止止,亭不妄作名何为。

群公赋咏得深趣,清绝正与斯人宜。

铺张止义到无说,使我下笔先迟疑。

圣贤出处无定辙,俯仰轻重争毫釐。

云行非行止非止,由赐狂病渊骞痴。

公南少年负才术,试仕吐出胸中奇。

一言龃龉便投袂,自道岂欲求人知。

公卿文章强且起,举手谢绝无还期。

传家万卷书史乐,负郭五里松楸悲。

岷峨嘉景照研席,事搅辄醉醒仍诗。

有时日晏卧不动,郁郁经济埋如脾。

太师竹洞枕温落,龙图药圃临清伊。

二公止迹不止道,力与名教相扶持。

今君所处近伊洛,道在不必分高卑。

文章自可敌行事,荀孟皆我知为谁。

亭非俗亭止非止,人物不到西南欺。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寄题宇文之邵公南止亭》。诗中以“止”字为核心,探讨了“止”的多重含义及其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从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对比(“云行非行,止非止”),到个人行为与社会角色的权衡(“圣贤出处无定辙”),再到对宇文之邵个人选择与生活态度的描绘(“一言龃龉便投袂”、“传家万卷书史乐”),以及对历史人物与当代环境的对比(“二公止迹不止道”、“今君所处近伊洛”),冯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止”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如将“止”与“行”、“道”与“名”、“自然”与“人事”等进行对比,既体现了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也反映了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深入思考。同时,通过对宇文之邵个人经历和性格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冯山对“止”这一概念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对宇文之邵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刻理解。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冯山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艺术世界,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获得对生命意义和价值追求的启示。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湖山十景·其三雷峰夕照

塔影初收日色昏,隔墙人语近甘园。

南山游遍分归路,半入钱唐半暗门。

(0)

浣溪沙·其一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何药能医肠九回。榴莲不似蜀当归。

却簪征帽解戎衣。

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

梦魂只傍故人飞。

(0)

雨后继成二绝·其二

水摇山影绿沉沉,雨打花光故恼人。

赖有海棠倾国色,嫣然一笑解留春。

(0)

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0)

欣会亭

数家邻水竹,一坞共云林。

晚食静适己,独谣欣会心。

移床随漫兴,操策取幽寻。

未爱神锥汝,犹怜妙斲琴。

(0)

安丰张令修芍陂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