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琵琶怨》
《琵琶怨》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古风

蜀丝鸳鸯织锦绦,逻檀凤皇斲金槽。

弦抽瓮茧五色毫,双成十指声嘈嘈。

冢头青草天山雪,眼中红冰嵬下血。

哀弦凄断感精烈,池上蕤宾跃方铁。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琵琶怨》描绘了一幅精致而悲凉的音乐画面。首句“蜀丝鸳鸯织锦绦”以蜀地的精细丝线和鸳鸯图案的锦带,暗示了琵琶的华美装饰;“逻檀凤皇斲金槽”则进一步描绘了琴身的珍贵材质和精雕细刻的凤凰图案,显出其不凡之气。

“弦抽瓮茧五色毫”描绘了琵琶弦线的制作工艺,选用的是色泽斑斓的蚕丝,弹奏时声音细腻多变。“双成十指声嘈嘈”则通过演奏者双手灵活的动作和嘈嘈切切的乐音,展现了琵琶演奏者的技艺高超。

接下来,“冢头青草天山雪”一句,将琵琶的哀音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用青草和雪山的对比,象征着生死离别和遥远的距离,增添了悲凉的气氛。“眼中红冰嵬下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哀伤,暗示了琵琶曲中的悲剧色彩,仿佛泪水化为红冰,触目惊心。

最后,“哀弦凄断感精烈”直接表达了听者对琵琶曲深深的感受,那哀婉的旋律触动人心,使人感同身受。“池上蕤宾跃方铁”以池中游鱼听到音乐的震动为喻,形象地传达了琵琶声的强烈感染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琵琶音乐的魅力和情感深度,同时也寓含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三丁巳元日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0)

紫萸香慢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0)

咏朱默斋山茶花

谁掇孤根墙角栽,天然秾艳衬瑶台。

岁寒松柏如相问,一点丹红雪里开。

(0)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0)

次韵晁无斁冬夜见寄

寒窗冷砚欲生尘,短枕长衾却自亲。

老子形骸从薄暮,先生意气尚青春。

覆杯不待回丹颊,危坐犹能作直身。

城郭山林两无得,暮年当复几沾巾。

(0)

偶得双鲫二首·其一

今朝溪女留鲜鲫,洒扫茅檐旋置樽。

养老不须烦祝鲠,从来楚俗惯鱼飧。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