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经术复谁同,乘暇登临气自雄。
亭敞波光灵隐现,碑创藻思峡流通。
手开苍莽蓬为岛,石砥芳洲柱是铜。
兴剧不妨成独往,居人争识鲍家骢。
汉庭经术复谁同,乘暇登临气自雄。
亭敞波光灵隐现,碑创藻思峡流通。
手开苍莽蓬为岛,石砥芳洲柱是铜。
兴剧不妨成独往,居人争识鲍家骢。
这首诗描绘了熊节推瑞泉亭的壮丽景象与独特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台楼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首联“汉庭经术复谁同,乘暇登临气自雄”以汉代的学术文化为背景,表达了对知识与学问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登高望远的豪迈气概。接下来的“亭敞波光灵隐现,碑创藻思峡流通”,则将视线转向了眼前的景致,亭台在波光粼粼中显得神秘而灵动,碑文与藻饰仿佛激发了灵感的流动,营造出一种既古朴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手开苍莽蓬为岛,石砥芳洲柱是铜”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通过人工开垦,使蓬草成为岛屿,石础上生长着芳香的洲地,柱子则是铜制的,这种奇特的景象不仅展示了人类的创造力,也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兴剧不妨成独往,居人争识鲍家骢”表达了诗人独自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同时暗含了对过往历史人物的追忆,或许“鲍家骢”指的是某个历史上的文人雅士,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相融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瑞泉亭的美丽风光,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诗人的情感寄托,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老妻西湖归,自诧晚有福。
怜我尘土中,肝膈失山绿。
谁知一秋梦,长在南溪曲。
虽无里湖荷,似胜理安竹。
八月月又圆,无由与看瀑。
北来独访旧,尚欠僧房宿。
早晚霜叶红,山山皆路熟。
纪游成报章,兼讯东篱菊。
颜帖闻临,陶诗细和,年华萧散轻送。
王腊谁知,家风依旧,七宝粥香盈瓮。
分甘未了,遗笑看、儿童争鬨。
住近南屏绀宇,声声木鱼呼动。
年时里居弱弄,灿袈红、几多僧众。
争爱戒传婿小,也谙禅诵。
凄断江城旧梦,待晚与、弥陀一龛共。
磬口花旁,钵盂净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