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堂堂已浃旬,幽花耿耿尚能春。
细思造物尤恩我,晚著家山剩庇身。
客至情亲惟话旧,诗成意足不求新。
长年道路多疏隔,如子相过正要频。
春去堂堂已浃旬,幽花耿耿尚能春。
细思造物尤恩我,晚著家山剩庇身。
客至情亲惟话旧,诗成意足不求新。
长年道路多疏隔,如子相过正要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的《酬刘孝若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朋友刘孝若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界的感悟。
首联“春去堂堂已浃旬,幽花耿耿尚能春”以春去花落的景象起笔,暗示时光流逝,但仍有幽静之花在暗自绽放,象征着生命中的美好与坚韧。接着,“细思造物尤恩我,晚著家山剩庇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激之情,认为即使在晚年,也能得到山水的庇护,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安逸。
颔联“客至情亲惟话旧,诗成意足不求新”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情景,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纯粹,不需刻意追求新奇,只需畅谈往昔,便足以让人心满意足。最后,“长年道路多疏隔,如子相过正要频”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频繁相聚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彼此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卧佛山坳,退翁亭角,春风已扫岩磴。
指点斜阳,引我马蹄幽兴。
见十里、五里青松,映将花、未花红杏。人静。
但炊烟树杪,万峰齐暝。
载酒閒房深处,纵赤米黄齑,也须酩酊。
记得题诗,粉壁依然苔径。
更坐起、榻下沉沙,共招寻、水边鸣磬。清镜。
照皇州一气,冷波千顷。
花容月样,惯得人怜,不教著地。罽锦平铺。
无声宛转纱障里。消受一簇香鬟,镇浅勾斜睨。
犹记旁看,昼长閒遣春事。
遮住双鸳,最难禁、茜罗裙子。
凭时偏露,随伊纤红自起。
今日客斋重见,是玉鸦叉底。
对此魂销,沈郎腰可知矣。
瓣著燕支,房匀菡萏,暖风吹遍。
不向清漪,柴门望中远。
嫣然自笑,付蝶翅、蜂腰閒占。荒岸。
才过禁烟,一村村都艳。黏空万点。
香路嘶骝,花鬉杳难见。乍疑仙褥,曾斗武夷幔。
添个冶妆人到,似叠锦江春浣。
只惯遮罗袜,不比绿芜痕浅。
此夕何时,未三更,还是旧年华发。
韵光暗度,怕听明朝乌鹊。
东风未透,故园梅、肯舒新萼。
莫怪屠苏传遍,饮来迟、他乡杯酌。
几处笙歌芳阁,忆灯前儿女,椒盘如昨。
鸭炉烟烬,渐逗春衫香薄。
强扶守岁,耐灯寒、翠钿斜落。
到不如、早去寻眠,休教梦儿闲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