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朔风百忧集,步出东门西门入。
桁上无衣囊无钱,妻孥何用苦煎急。
自从师兴官帑虚,公私坐困枯鱼泣。
水衡少府仰屋愁,变通改铸聊取给。
法权轻重递减半,重者当百轻当十。
一当百十官与民,民转输官官怒嗔。
通风哑板目色新,官局沙汰何其频。
且如南河币用楮,吏俸兵粮皆赐予。
龙文宝印空镂错,一纸千钱谁给汝。
乌乎四海愁风尘,朝法暮制徒纷纷。
长沙谏铸流千载,谁是当今痛哭人?
岁晏朔风百忧集,步出东门西门入。
桁上无衣囊无钱,妻孥何用苦煎急。
自从师兴官帑虚,公私坐困枯鱼泣。
水衡少府仰屋愁,变通改铸聊取给。
法权轻重递减半,重者当百轻当十。
一当百十官与民,民转输官官怒嗔。
通风哑板目色新,官局沙汰何其频。
且如南河币用楮,吏俸兵粮皆赐予。
龙文宝印空镂错,一纸千钱谁给汝。
乌乎四海愁风尘,朝法暮制徒纷纷。
长沙谏铸流千载,谁是当今痛哭人?
这首清代鲁蕡的《岁晏行》描绘了社会经济困境和民生疾苦。诗中以冬季严寒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首句“岁晏朔风百忧集”,形象地写出岁末时节,寒风吹来,人们内心的忧虑如同积雪般厚重。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家庭贫困的景象,“桁上无衣囊无钱”,衣食无着,生活艰难。
诗人接着指出官府财政空虚,“自从师兴官帑虚”,暗示战事导致国库亏空,连官员也陷入困境,“公私坐困枯鱼泣”。水衡少府(官职)愁于财政问题,试图通过改变货币制度以缓解,“变通改铸聊取给”,但货币价值混乱,加重了人民负担。
“法权轻重递减半”揭示了货币贬值的情况,官民之间的矛盾加剧,“官怒嗔”、“官局沙汰何其频”,官府对民间的盘剥频繁,官印虽贵,实际价值却大打折扣。南河的货币使用纸张,官吏俸禄和军粮都依赖赏赐,而龙文宝印徒有其表,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最后,诗人感叹“四海愁风尘”,社会动荡不安,“朝法暮制徒纷纷”,政策多变而无实效。他以长沙铸币的历史事件作比,询问当今谁能像古代忠臣那样为百姓疾苦痛哭?整首诗反映了清代社会经济的动荡和民生的困苦,以及诗人对时政的深深忧虑。
攘攘宇宙内,经营固多端。
有求皆劳生,此身岂能安。
艰难出都门,所历百辛酸。
秣马临远道,欲去复盘桓。
久客人情深,决别泪汍澜。
亲知无别语,劝我但加餐。
去去忍回首,西望路漫漫。
缅怀白云下,矫首时独看。
平生扁舟兴,来此事征鞍。
来时颜色好,归时衣裳宽。
上马不能恨,下马不敢叹。
但愿还家乐,不辞行路难。
岁暮何所思,道南咸与籍。
出门泥漫漫,跬步成乖隔。
人情未免俗,节物复感迫。
念我江海人,纾节慕古昔。
少年弄柔翰,颇谓得所适。
岂有轩冕心,况自便菽麦。
人生不可意,变态忽如弈。
狼藉太学生,俯就科举责。
居然五六载,颇不料损益。
贫贱思富贵,富贵悲迫阨。
所得九牛毛,置身岂良策。
何如谢客儿,会稽卜佳宅。
文章富贵心,山水乐幽僻。
长安不可居,季冬犹絺绤。
缅望悲故乡,恨无晨风翮。
寒窗九转肠,纷乱不可绎。
此意竟谁语,坐觉鄙吝积。
不见二三子,讵可论肝膈。
悠悠百世名,浩浩此生迹。
离娄烛千里,盲不见咫尺。
君家如武库,人物常森森。
伯氏妙难测,一笑冥古今。
蒲团与藜杖,终然作知音。
王事挽以去,岁杪霜雪侵。
轻轩奉白发,遥指甑山岑。
臣子难有已,忠孝亦已深。
南方拥兵刃,调发多呻吟。
使民还击壤,屏星实分任。
况乃功业本,从来在无心。
独恨锁天北,谁与同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