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村》
《雨村》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雁行斜拂雨村楼,帘下三重幕一钩。

倚柱不知身半湿,黄昏独自未回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ūn
táng / hán

yànxíngxiécūnlóuliánxiàsānzhònggōu

zhùzhīshēnbàn湿shīhuánghūnwèihuítóu

注释
雁:大雁,一种候鸟。
行:雁群。
斜拂:斜着飞过。
雨村楼:雨中的村庄楼阁。
帘下:帘子下面。
三重幕:三层帷幕。
一钩:一弯新月。
倚柱:靠着柱子站立。
身半湿:身上已经半湿。
黄昏:傍晚时分。
独自:一个人。
未回头:没有回头。
翻译
雁阵斜斜地掠过雨中的村庄楼阁,
帘子下挂着三层厚重的帷幕,只露出一弯新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中村庄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自在雨中的感受和心境。

“雁行斜拂雨村楼”一句,以雁行云横的意象来形容细密的雨丝,渲染出一种淡淡的雨意。这里的“斜拂”,既形容了雨丝的姿态,也表现了诗人对景物的观察之细致。

“帘下三重幕一钩”则描写了室内的幽深和隔绝,帘幕层层叠加,营造出一种隐秘而又温馨的空间氛围。这里的“一钩”,暗示着诗人对室外景致的留恋。

“倚柱不知身半湿”表现了诗人的迷惘与忘我,倚立在窗前,任由雨水打湿自己的衣衫,却浸泡在思绪中而不自知。这也反映出诗人对外界的淡漠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最后,“黄昏独自未回头”则透露出一份孤寂与无奈。黄昏时分,天色已晚,诗人依旧没有回头的打算,这里蕴含着对现实的不满或者是内心深处的某种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村庄景象的描绘,以及室内外空间氛围的营造,表达了诗人独自在雨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状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细腻笔触,更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沉浸于个人情怀的情操。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逸田以人日祭苍翁得三绝句·其一

春来犹自怯霜风,人日题诗酹信公。

毕竟揽兰家法在,细挑七种菜丛丛。

(0)

题陈秋涛相国墨迹

公昔张空拳,思以振赤符。

赤符谶不验,沧海为之枯。

天废谁能兴,志士枉受屠。

唯是桂林烬,仗此稍支吾。

毕竟延一线,东僵西则苏。

连衡张陈霍,旁暨韩麦徒。

以致惠国公,翻然成改图。

孤忠天所鉴,谶亦未尽诬。

南极竟浑一,百年拱车书。

尚有妙墨宝,流落渐江隅。

寒芒而正色,英爽与之俱。

番禺耆老尽,文献谁为储。

秋痕随秋去,剩此灰劫馀。

连呼玉画又,收之缄中厨。

(0)

过潘石枰故勺园

一卷觅瓢馀,井泥伤废墅。

残春吊落花,无复诗人至。

(0)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三

密公高弟子,少亦不碌碌。

所以兹山中,接踵来耆宿。

记得甲申年,曾赋新蒲绿。

一朝荷徵书,夜猿厌空谷。

欲称大薙师,新著朝天录。

痛绝诸葛儿,随车遭迫促。

白圭险被污,素丝危见辱。

高厚所照临,誓难负幽独。

幸得脱身还,有泪已万斛。

终身西向戒,岂以长斋赎。

空门亦易腥,殆哉此孤躅。

方叹中司言,前知良以卓。

(0)

读陶公饮酒诗六首·其六

壮节思长公,高风爱仲理。

古人岂可希,窃向往之耳。

是谁纷狐疑,诮我空冻馁。

晨鸡未肯鸣,尚亦守所耻。

(0)

东浦舟中

平生慕贺监,老欲住山阴。

高尚夫何有,清狂或嗣音。

曾闻曲水地,向是少师林。

故物祊田在,几时遂此心。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