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陈秋涛相国墨迹》
《题陈秋涛相国墨迹》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公昔张空拳,思以振赤符。

赤符谶不验,沧海为之枯。

天废谁能兴,志士枉受屠。

唯是桂林烬,仗此稍支吾。

毕竟延一线,东僵西则苏。

连衡张陈霍,旁暨韩麦徒。

以致惠国公,翻然成改图。

孤忠天所鉴,谶亦未尽诬。

南极竟浑一,百年拱车书。

尚有妙墨宝,流落渐江隅。

寒芒而正色,英爽与之俱。

番禺耆老尽,文献谁为储。

秋痕随秋去,剩此灰劫馀。

连呼玉画又,收之缄中厨。

(0)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题陈秋涛相国墨迹》。全诗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忠诚与命运的思考。

首句“公昔张空拳,思以振赤符”描绘了主人公过去虽力量微薄,却怀揣着振兴国家的雄心壮志。接着,“赤符谶不验,沧海为之枯”暗示了他所依赖的预言并未应验,国家面临巨大的危机。随后,“天废谁能兴,志士枉受屠”表达了即使在天命衰败之时,仍有志士因无力回天而遭受不幸的命运。

“唯是桂林烬,仗此稍支吾”一句,比喻主人公如同桂林的余烬,虽力量微弱,但仍尽力支撑。接下来,“毕竟延一线,东僵西则苏”表明尽管形势严峻,但仍有希望,最终使得国家东部僵局得以缓解,西部也逐渐复苏。

“连衡张陈霍,旁暨韩麦徒”描绘了历史上联合抗敌的情景,而“以致惠国公,翻然成改图”则指出通过这样的策略,最终导致了国家政策的转变。最后,“孤忠天所鉴,谶亦未尽诬”强调了忠诚的价值,即使预言未能完全实现,忠诚本身也是值得肯定的。

“南极竟浑一,百年拱车书”表达了国家最终实现了统一,历经百年的动荡后,历史得以记载。而“尚有妙墨宝,流落渐江隅”则提到珍贵的艺术作品流传至今,见证了历史的痕迹。

“寒芒而正色,英爽与之俱”赞美了艺术作品的高雅与力量,如同寒冷中的光芒,正直而明亮。最后,“番禺耆老尽,文献谁为储”感叹历史知识的传承可能面临断层,而“秋痕随秋去,剩此灰劫馀”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痕迹逐渐消失的无奈。

“连呼玉画又,收之缄中厨”则是对艺术作品的珍藏,希望它们能够被妥善保存,流传后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对忠诚、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赞美了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力量。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塞上

出门何处问西东,指画翻为语论同。

到此客头潜觉白,未秋山叶已飘红。

帐前影落传书雁,日下声交失马翁。

早晚回鞭复南去,大衣高盖汉乡风。

(0)

峡中寓止二首·其一

荆州未解围,小县结茅茨。

强对官人笑,甘为野鹤欺。

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

子美犹如此,翻然不敢悲。

(0)

山鸟

惊飞失势粉墙高,好个声音好羽毛。

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

(0)

送越将归会稽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

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

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

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0)

正月十五夜玩月诗·其三

夕照下西楼。

(0)

宿荆州江陵驿

西游象阙愧知音,东下荆溪称越吟。

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

閒欹别枕千般梦,醉送征帆万里心。

薜荔衣裳木兰楫,异时烟雨好追寻。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