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昔张空拳,思以振赤符。
赤符谶不验,沧海为之枯。
天废谁能兴,志士枉受屠。
唯是桂林烬,仗此稍支吾。
毕竟延一线,东僵西则苏。
连衡张陈霍,旁暨韩麦徒。
以致惠国公,翻然成改图。
孤忠天所鉴,谶亦未尽诬。
南极竟浑一,百年拱车书。
尚有妙墨宝,流落渐江隅。
寒芒而正色,英爽与之俱。
番禺耆老尽,文献谁为储。
秋痕随秋去,剩此灰劫馀。
连呼玉画又,收之缄中厨。
公昔张空拳,思以振赤符。
赤符谶不验,沧海为之枯。
天废谁能兴,志士枉受屠。
唯是桂林烬,仗此稍支吾。
毕竟延一线,东僵西则苏。
连衡张陈霍,旁暨韩麦徒。
以致惠国公,翻然成改图。
孤忠天所鉴,谶亦未尽诬。
南极竟浑一,百年拱车书。
尚有妙墨宝,流落渐江隅。
寒芒而正色,英爽与之俱。
番禺耆老尽,文献谁为储。
秋痕随秋去,剩此灰劫馀。
连呼玉画又,收之缄中厨。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题陈秋涛相国墨迹》。全诗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忠诚与命运的思考。
首句“公昔张空拳,思以振赤符”描绘了主人公过去虽力量微薄,却怀揣着振兴国家的雄心壮志。接着,“赤符谶不验,沧海为之枯”暗示了他所依赖的预言并未应验,国家面临巨大的危机。随后,“天废谁能兴,志士枉受屠”表达了即使在天命衰败之时,仍有志士因无力回天而遭受不幸的命运。
“唯是桂林烬,仗此稍支吾”一句,比喻主人公如同桂林的余烬,虽力量微弱,但仍尽力支撑。接下来,“毕竟延一线,东僵西则苏”表明尽管形势严峻,但仍有希望,最终使得国家东部僵局得以缓解,西部也逐渐复苏。
“连衡张陈霍,旁暨韩麦徒”描绘了历史上联合抗敌的情景,而“以致惠国公,翻然成改图”则指出通过这样的策略,最终导致了国家政策的转变。最后,“孤忠天所鉴,谶亦未尽诬”强调了忠诚的价值,即使预言未能完全实现,忠诚本身也是值得肯定的。
“南极竟浑一,百年拱车书”表达了国家最终实现了统一,历经百年的动荡后,历史得以记载。而“尚有妙墨宝,流落渐江隅”则提到珍贵的艺术作品流传至今,见证了历史的痕迹。
“寒芒而正色,英爽与之俱”赞美了艺术作品的高雅与力量,如同寒冷中的光芒,正直而明亮。最后,“番禺耆老尽,文献谁为储”感叹历史知识的传承可能面临断层,而“秋痕随秋去,剩此灰劫馀”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痕迹逐渐消失的无奈。
“连呼玉画又,收之缄中厨”则是对艺术作品的珍藏,希望它们能够被妥善保存,流传后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个人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对忠诚、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赞美了艺术作品的价值与力量。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
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
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
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