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节思长公,高风爱仲理。
古人岂可希,窃向往之耳。
是谁纷狐疑,诮我空冻馁。
晨鸡未肯鸣,尚亦守所耻。
壮节思长公,高风爱仲理。
古人岂可希,窃向往之耳。
是谁纷狐疑,诮我空冻馁。
晨鸡未肯鸣,尚亦守所耻。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陶渊明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身品格坚守的思考。全祖望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人,流露出一种虽难以完全达到古人境界,但内心向往并努力追求的精神状态。
“壮节思长公,高风爱仲理。” 开篇即表达了对陶渊明(字元亮,又号五柳先生)的敬仰,称其为“长公”,赞美他的高尚节操和高洁的风范。“古人岂可希,窃向往之耳。” 接着诗人自谦,表示虽然难以与古人匹敌,但内心深处对他们的崇高品德充满向往。
“是谁纷狐疑,诮我空冻馁。” 这两句则反映了诗人面对外界的不解与质疑时的无奈与坚持。他似乎在说,那些不解或嘲笑自己的人,是否真正理解了他坚守自我、不为物质所困的决心。这里既有对世俗评价的不屑,也有对自己信念的坚定。
“晨鸡未肯鸣,尚亦守所耻。” 最后两句以晨鸡未鸣比喻时间未到,但诗人已经坚守了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即使外界尚未认可,他也无愧于心。这表现出诗人对道德和人格尊严的执着追求,即便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也愿意保持自我,不轻易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陶渊明精神的致敬,也是全祖望个人品格追求的体现,展现了他在面对世俗压力时的坚守与自省。
阴风吹空寒凛冽,玉壶夜半玄冰结。
十二楼中琐翠鸾,太微宫里县明月。
明月流光照玉壶,珠飞上天沧海枯。
青女鍊霜封具阙,燧人焫犀龙泣血。
银河凌澌胶北斗,五色石裂娲皇走。
相看一笑天茫然,回首人间三万年。
大道坦荡荡,狭路能摧车。
大道少人行,狭路争走趋。
狭路险以捷,大道平而迂。
所以狭路间,叠足不惮劬。
嶒崚磨为光,窊坳辗成渠。
峻滑无涩踵,攀缘有牵裾。
騧骊踠蹄踸,仆从赪肩呼。
清霜晨入袂,白露夜沾襦。
扰扰极追奔,营营竞须臾。
穷通乃定命,得丧岂异途。
君子遵义路,诡御非吾驱。
灭趾祸难悔,素履戒匆踰。
那能恸阮籍,何用泣扬朱。
长安有狭邪,虽捷焉所如。
琼道杨霞举,八十父祖存。
其父百二十,名曰杨叔连。
祖名曰宋卿,百有九五年。
奉使李守忠,太平兴国间。
邀李诣其家,远祖鸡窠仙。
状貌若小儿,数代在一门。
事出《洞微志》,殆非无稽言。
吾披严氏图,其事媲昔贤。
夫妇必偕老,异禀疑由天。
子云仁者寿,岂非人事焉。
养气兼积善,可使生命延。
久生阅世乱,空思太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