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接蓬瀛日景迟,尘心消尽忘归期。
雨馀荒草侵三径,风起微澜皱一池。
晚色远涵残照外,春光欲近禁烟时。
黄鹂不肯檐间语,隔叶相呼过别枝。
路接蓬瀛日景迟,尘心消尽忘归期。
雨馀荒草侵三径,风起微澜皱一池。
晚色远涵残照外,春光欲近禁烟时。
黄鹂不肯檐间语,隔叶相呼过别枝。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三日作者在真率会游载酒堂与宾客相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路接蓬瀛日景迟,尘心消尽忘归期”,开篇即以仙境蓬瀛比喻真率会游载酒堂,暗示此处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心灵得以净化,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归家的约定,表达了对聚会的沉浸和享受。
颔联“雨馀荒草侵三径,风起微澜皱一池”描绘了聚会前后自然环境的变化。雨后,荒草蔓延至小径,增添了几分野趣;微风吹过,池水泛起涟漪,波光粼粼,展现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细微变化,衬托出聚会的氛围和季节的更替。
颈联“晚色远涵残照外,春光欲近禁烟时”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背景。夕阳西下,余晖洒满天际,远处的景色被晚霞染得一片金黄;春意渐浓,接近禁烟时节,预示着春天即将过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推移,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美好瞬间稍纵即逝的感慨。
尾联“黄鹂不肯檐间语,隔叶相呼过别枝”以黄鹂鸟的鸣叫为结,赋予聚会以生动的自然音响。黄鹂鸟在屋檐间不愿停留,而是隔着树叶相互呼唤,飞向其他树枝。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聚会中朋友间的亲密交流和彼此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晚霞明。看霓裳影艳,虹槛波清。
伊人宛在,似流盼含情。
污泥不染珊瑚骨,步凌波、玉佩无声。
怕红衣太薄,风寒水榭,月落池亭。不语尽销凝。
似汤薰蕙液,人在蓉城。西池共被,感沈寂鼍更。
争传并蒂仍孤立,盖高擎、成就鸳盟。
羡几生修到,怜香有分,餐秀曾经。
君都而臣俞,千古瞻清夷。
天性不可易,相得宁无时。
昏庸弃忠良,芳洁蒙谗讥。
不可终如何,若命殆安之。
嗟尔楚屈平,忧心亦孔哀。
宠眷鲜克终,练要捐尘埃。
武关不还辕,余马独徘徊。
亲知复弗谐,日暮谁为媒。
皇天安足问,云旗空委蛇。
终焉从彭咸,江中悲不悲。
愤惋匪骨肉,中情恒相随。
形骸既勿恤,修名欲何为。
灵枢返宵夙,九曜争光辉。
章黻晔且煌,旧乡亦有犁。
寸心苟不忘,率土皆潢池。
日月有明晦,桀挚奚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