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袍潇洒角巾偏,才上红楼又画船。
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藉养花天。
蝶过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候管弦。
不是承平好时节,湖山容易著神仙。
方袍潇洒角巾偏,才上红楼又画船。
修竹便娟调鹤地,春风蕴藉养花天。
蝶过柳苑迎丹粉,莺坐桃堤候管弦。
不是承平好时节,湖山容易著神仙。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边一位身着方袍、头戴角巾的文士的悠闲生活。他先是登上了红楼,随后又乘船游于湖上。诗中以“修竹”、“调鹤地”、“春风”、“养花天”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蝴蝶在柳苑中翩翩起舞,迎接那抹丹粉般的色彩;黄莺则坐在桃堤之上,静候着管弦乐声的到来。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与和谐生活的向往。然而,这并非只是单纯的赞美,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不是承平好时节”,暗示了在这样的和平盛世中,能够如此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幸运与难得。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思与感慨。
清漳降神,有石壁立。疾风迅雷,孤根不慹。
乃有寒铁,与相嘘吸。太古之心,一气足挹。
拔出众芳,妙香熠熠。蔷薇晚卧,对之雨泣。
石丈欣然,晨昏长揖。为惜濂溪,所见未及。
大雅久沦没,巍然见时英。
作述千载上,死灰起芒精。
气吐相感激,长揖如生平。
谁令黄钟节,掩以瓦釜鸣。
相乐反相泣,出涕何纵横。
十千置斗酒,不惜为君倾。
高筵列华烛,美女调繁筝。
挥手不能顾,悦耳非新声。
藉无师涓奏,何以移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