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明。看霓裳影艳,虹槛波清。
伊人宛在,似流盼含情。
污泥不染珊瑚骨,步凌波、玉佩无声。
怕红衣太薄,风寒水榭,月落池亭。不语尽销凝。
似汤薰蕙液,人在蓉城。西池共被,感沈寂鼍更。
争传并蒂仍孤立,盖高擎、成就鸳盟。
羡几生修到,怜香有分,餐秀曾经。
晚霞明。看霓裳影艳,虹槛波清。
伊人宛在,似流盼含情。
污泥不染珊瑚骨,步凌波、玉佩无声。
怕红衣太薄,风寒水榭,月落池亭。不语尽销凝。
似汤薰蕙液,人在蓉城。西池共被,感沈寂鼍更。
争传并蒂仍孤立,盖高擎、成就鸳盟。
羡几生修到,怜香有分,餐秀曾经。
此诗描绘了夏日荷花盛开之景,以细腻笔触展现荷花之美与诗人情感交融。开篇“晚霞明”三字,便将读者引入一幅夕阳映照下的荷塘画卷之中,晚霞的光辉与荷塘的景色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看霓裳影艳,虹槛波清”,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荷花比作舞动的霓裳,其影映在清澈的水面,如同彩虹般绚丽,生动地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与动态美。接着,“伊人宛在,似流盼含情”,诗人赋予荷花以人的特质,仿佛荷花在水中轻轻流转,含情脉脉,展现出荷花的柔美与灵动。
“污泥不染珊瑚骨,步凌波、玉佩无声”,这两句进一步赞美荷花的高洁品质,即使生长于污浊的环境中,其茎干却如珊瑚般洁白无瑕,行走于波浪之上,仿佛佩戴着玉石的佩饰,轻盈无声,凸显了荷花的脱俗与优雅。
“怕红衣太薄,风寒水榭,月落池亭”,诗人通过想象,描绘了荷花在不同环境下的姿态,无论是面对微风还是月夜,荷花都展现出其独特的韵味,表达了对荷花坚韧生命力的赞赏。
“不语尽销凝”,荷花虽静默无言,却能让人沉思凝神,感受到其内在的深邃与宁静。
“似汤薰蕙液,人在蓉城”,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荷花与温泉中的香草相提并论,暗示荷花不仅美丽,还蕴含着香气,使人联想到成都这个充满诗意的城市,进一步丰富了荷花的形象。
“西池共被,感沈寂鼍更”,诗人通过对比西池的景象,表达了对荷花独特魅力的感慨,即使在寂静的夜晚,荷花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风采。
“争传并蒂仍孤立,盖高擎、成就鸳盟”,这两句描绘了荷花的并蒂莲与独立之美,既展现了荷花的亲密与和谐,也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坚定。
“羡几生修到,怜香有分,餐秀曾经”,诗人表达了对荷花的敬仰之情,认为能够欣赏到荷花之美,是几世修行的结果,同时表达了对荷花香气的喜爱与对美好事物曾经拥有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荷花的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