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十二首·其八》
《咏史十二首·其八》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君都而臣俞,千古瞻清夷。

天性不可易,相得宁无时。

昏庸弃忠良,芳洁蒙谗讥。

不可终如何,若命殆安之。

嗟尔楚屈平,忧心亦孔哀。

宠眷鲜克终,练要捐尘埃。

武关不还辕,余马独徘徊。

亲知复弗谐,日暮谁为媒。

皇天安足问,云旗空委蛇。

终焉从彭咸,江中悲不悲。

愤惋匪骨肉,中情恒相随。

形骸既勿恤,修名欲何为。

灵枢返宵夙,九曜争光辉。

章黻晔且煌,旧乡亦有犁。

寸心苟不忘,率土皆潢池。

日月有明晦,桀挚奚是非。

(0)
鉴赏

这首诗以楚国诗人屈原为题材,表达了对屈原忠诚与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君都而臣俞”、“昏庸弃忠良”、“武关不还辕”,形象地描绘了屈原在政治上的遭遇和无奈。同时,“亲知复弗谐,日暮谁为媒”、“终焉从彭咸,江中悲不悲”等句子,展现了屈原与世隔绝、孤独终老的凄凉境遇。

诗的后半部分“愤惋匪骨肉,中情恒相随”、“形骸既勿恤,修名欲何为”则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赞美与敬仰,认为即使肉体消逝,但其高尚的品格和伟大的理想将永存于世,如同日月虽有明晦,但正义与邪恶终将得到评判。最后,“寸心苟不忘,率土皆潢池”、“日月有明晦,桀挚奚是非”等句,强调了个人信念与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应放弃追求真理与正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屈原生平的回顾与反思,深刻揭示了忠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其九夹芳

四时花木巧玲珑,夹路纷纷紫映红。

步障不须西蜀锦,相公行处裹春风。

(0)

不贪

人间五福少,世事罕兼全。

将此不贪宝,延予有限年。

(0)

谢客岩

不见古君子,空馀旧林峦。

翠色媚车马,爽气严衣冠。

天水交影碧,松竹声相寒。

(0)

曹娥庙碑

箫鼓声中浪渺瀰,古枫阴砌藓封碑。

行人到此自恭肃,不似巫山云雨祠。

(0)

题王昭君

谢却君恩入塞尘,宫花从此不能春。

丹青莫恨毛延寿,娄敬先为作俑人。

(0)

送陈纠任满归

江西道院春风里,田里叹愁声不起。

黄堂太守政如神,馆阁掾官清似水。

掾官皆清谁最优,寮中录参陈太丘。

奋身原自科第出,不比刀笔庸常流。

生平妙得书中趣,默会钦哉恤刑句。

木天玉堂未肯游,且为黎黔了冤诉。

操心仁恕真崔公,汤沈沐浴群囚同。

雷轰电烛不留滞,狴犴昔满今俱空。

归巢群鹊依庭木,春昼圜扉芳草绿。

政成来泛幕中莲,吏案凝尘无讼牍。

几年摧政冰霜严,生怕欢与愁俱添。

公挥椽笔议革弊,和气霭霭生青帘。

感恩戴德殊未已,凤诏飞来趣行李。

云衢直上骤骅骝,一日追风千万里。

昔公留此民如瘳,今公去此民如愁。

父老何尝欲君去,州县但恐难公留。

陈平他日宰天下,大志奇材见分社。

况公阴德似于公,宁不高车乘驷马。

于公受报在子孙,天今报公及公身。

公身荣显复子孙,造物岂负真贤人。

锦帆招飐鼕鼕鼓,愁听数声离岸橹。

公还为雨泽九州,多为高安添滴雨。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