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巳五十四儿辈请举觞弗许乃老父慰以温词内有迁臣旧价贺客新诗及弧矢韦弦之语演成五言近体四首兼致祝私·其二》
《乙巳五十四儿辈请举觞弗许乃老父慰以温词内有迁臣旧价贺客新诗及弧矢韦弦之语演成五言近体四首兼致祝私·其二》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半百今过四,十年已拂衣。

桑蓬新白社,葵藿旧黄扉。

不乐强成乐,知非觉又非。

劬劳人已远,何以报春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人生境遇变化的感慨与思考。首句“半百今过四”,点明诗人已年届半百,岁月已过四分之一百,流露出对时间飞逝的感慨。接着,“十年已拂衣”一句,可能暗含着对过去十年生活的回顾与反思,或许在暗示某种改变或解脱。

“桑蓬新白社,葵藿旧黄扉。”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桑蓬”和“葵藿”,前者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后者则可能代表忠诚或向阳而生的精神。通过“新白社”和“旧黄扉”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与现在的不同感受,以及对时间带来的变化的接纳与理解。

“不乐强成乐,知非觉又非。”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状态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说,即使勉强寻找快乐,也难以真正感到满足;同时,对于是非的判断,也常常陷入困惑之中。这种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是许多人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普遍体验。

最后,“劬劳人已远,何以报春晖。”这句话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同时也流露出对无法回报父母的遗憾。这里的“春晖”常用来比喻父母的养育之恩,形象地表达了子女对父母深沉的情感与歉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认知以及亲情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刘伯山书来云有施主为造一亭刘子澄名曰竹溪索诗为赋二首·其一

竹外青原久不看,书来剩喜报平安。

脩筠流水故亦有,高士韵人良独难。

杜老不应栖锦里,谪仙终合见金銮。

兹亭便与图经载,何况制名繇孟韩。

(0)

对月怀签判丈兼简文显

季月风当凛,南方候实偏。

长林未摇落,频夕对婵娟。

恨我遥成隔,知公夜不眠。

连墙有周子,置论每超然。

(0)

冬日杂兴·其七

久矣劳生厌,欣然野趣俱。

苍姿松砥节,外饰橘纡朱。

翰墨真吾好,功名已后图。

一椽今粗有,二顷莫忧无。

(0)

王璠伯玉携诗见过二首·其一

大热有如此,凉风安在哉。

书凭长日度,客欠好怀开。

豹立妨看竹,蟾飞为扫槐。

欣然王氏子,枉步袖诗来。

(0)

月夜怀成父

尚缺佳已许,既圆明若何。

一年增我老,千里念渠多。

柳乱谁屡舞,虫喧空作歌。

要为终夕看,四体奈烦痾。

(0)

六月十五日时闵雨甚矣三首·其一

一雨向何落,众蝉空此鸣。

乍欣凉吹入,已复断霞横。

尚拟通宵听,何妨碍月明。

丰凶终有数,忧苦自相并。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