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伯山书来云有施主为造一亭刘子澄名曰竹溪索诗为赋二首·其一》
《刘伯山书来云有施主为造一亭刘子澄名曰竹溪索诗为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竹外青原久不看,书来剩喜报平安。

脩筠流水故亦有,高士韵人良独难。

杜老不应栖锦里,谪仙终合见金銮。

兹亭便与图经载,何况制名繇孟韩。

(0)
注释
竹外:竹林之外。
青原:青翠的原野。
久不看:很久没见到。
书来:收到书信。
剩喜:特别欢喜。
报平安:告知平安。
脩筠:修长的竹子。
流水:流水。
故亦有:原本就有。
高士:高尚的士人。
韵人:有韵味的人。
良独难:非常难得。
杜老:杜甫。
不应:不应该。
栖:居住。
锦里:繁华的锦官城。
谪仙:被贬谪的仙人(指李白)。
金銮:皇宫。
兹亭:这座亭子。
便与:就应。
图经:地图或图志。
载:记载。
制名:名声。
繇孟韩:由孟子、韩愈这样的贤者评定。
翻译
长久以来未见竹林青原,收到书信倍感欣慰,只为报个平安。
竹子和流水本就相伴,高雅之士的风韵尤其难以寻觅。
杜甫不会久居繁华锦里,李白终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这座亭子值得被绘入图经,更何况孟子、韩愈这样的大儒也会赞赏。
鉴赏

这首宋诗是赵蕃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刘伯山书信中提及新造竹溪亭的欣喜之情,以及对高雅之士品格的赞美。首句"竹外青原久不看"描绘了诗人长久未见竹林的清新景象,流露出对自然的怀念。次句"书来剩喜报平安"则传递出收到书信时的安心与喜悦,因为友人平安无事。

"脩筠流水故亦有",诗人以修长的竹子和流水比喻高洁的人格,暗示友人的高尚情操如同竹子般坚韧,流水般清幽。"高士韵人良独难"进一步强调了刘子澄的文人风范和独特韵味。

"杜老不应栖锦里,谪仙终合见金銮",诗人借用杜甫和李白的典故,表达对友人才华的期待,认为他不应久居平凡之地,而应如谪仙一般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显达。

最后两句"兹亭便与图经载,何况制名繇孟韩",诗人盛赞新建的竹溪亭将被载入图经,成为佳话,更何况亭名出自孟子和韩愈这样的大儒之手,更增添了其文化内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竹溪亭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高尚人格的崇尚。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人月圆 再过真定赠蔡特夫

锦标彩?
追行乐,管领镇阳春。
而今重到,莺花应笑,老眼黄尘。
凭君问舍雕丘侧,准拟乞闲身。
北潭涨雨,西楼横月,藜杖纶巾。

(0)

鹧鸪天·楼宇沈沈翠几重

楼宇沈沈翠几重。
辘轳亭下落梧桐。
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
断肠今古夕阳中。
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

(0)

鹧鸪天·璧月池南翦木栖

璧月池南翦木栖。
六朝宫袖窄中宜。
新声蹙巧蛾颦黛,纤指移?
雁著丝。
朱户小,画帘低。
细香轻梦隔涪溪。
西风只道悲秋瘦,却是西风未得

(0)

谒金门·帘半

帘半?

四座绿围红簇。
歌尽玉台连夜烛。
欢缘仍恨促。
休唱莲舟新曲。
烟水画船摇绿。
肠断鸳鸯三十六。
紫蒲相对浴。

(0)

锦堂春 ?

墙角含霜树静,楼头作雪云垂。
钩帘鹊噪空庭晚,坐看月来时。
异域书迷雁足,幽闺镜掩虫丝。
一宵两地肠千转,惟有梦魂知。

(0)

谒金门 赋玉簪

秋萧索。
灯火新凉帘幕。
翠被不禁临晓薄。
南楼闻画角。
想见玉壶冰萼。
一夜西风开却。
梦觉乌啼残月落。
幽香无处著。
愦?
闲蝗?
梢皇祝*据元吴师道敬乡录卷一云,此乃宋俞紫芝诉衷情词,当为王庭筠所书,并非其自作。
全金诗误作王词,辽海丛书辑黄华集,*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