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史馆兵部傅君草堂》
《题史馆兵部傅君草堂》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羡君济上墅,胜概不可名。

泉石与松竹,声影交相清。

周墙数百堵,版筑皆亲营。

箕尾出南极,直对茅轩明。

陶庐自爱乐,蒋径堪逢迎。

但恐赤松子,到此难忘情。

拾却留侯伴,从吾林下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史馆兵部傅君草堂的环境之美,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人以“羡君济上墅”开篇,表达了对草堂所在之地的羡慕之情,随后通过“胜概不可名”一句,点明此处美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引人遐想。

接着,“泉石与松竹,声影交相清”两句,生动描绘了草堂周围的自然景观:泉水潺潺,岩石嶙峋,与挺拔的松树和翠绿的竹林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片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草堂的建筑特色:“周墙数百堵,版筑皆亲营”,说明草堂的建造者亲自参与,体现了主人的用心与对环境的尊重。

“箕尾出南极,直对茅轩明”则以天象入诗,将草堂置于星空之下,暗示其位置之高远,同时也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意境。接下来,“陶庐自爱乐,蒋径堪逢迎”两句,借用了古代隐士陶渊明和蒋诩的故事,表达了草堂主人追求自由、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最后,“但恐赤松子,到此难忘情。拾却留侯伴,从吾林下行”则是诗人对草堂主人的赞美与向往。赤松子是中国神话中的仙人,留侯是汉初功臣张良的别称,这里用以比喻草堂主人如同仙人般的超凡脱俗。诗人希望与草堂主人一同漫步于林间,共享这份超然物外的宁静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堂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空间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永嘉县君赴颍昌杜丈之丧送至鹿邑境上赠别

二十年糠秕,相从无腼颜。

尊公抱至痛,白玉掩深菅。

送子三百里,西风涕汍澜。

邻丧罢相舂,况我五服间。

怜子一女子,忘身赴忧患。

但恨莫攀輀,贱生守微官。

勿为掺执悲,我居不求安。

送死当大事,丈夫良独难。

(0)

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九

前世诸生选,平居数路开。

乡闾自相与,岩穴亦时来。

射雉空亡矢,为蛇更夺杯。

千金曾市骨,聊用作龙媒。

(0)

雨中

冥冥雨脚来,岩谷生暝色。

大江失洲渚,隐起烟雾白。

微茫沙边树,坐觉云气隔。

霖霪已经时,初不见天日。

城中三尺泥,陌上无辙迹。

秋田穫无时,农父相对泣。

各言迫军输,督责甚峻急。

今晨忽晴霁,晓日照屋壁。

吾饥行可疗,庶食明年麦。

(0)

送梁子辅赴召·其二

今日朝廷议,如闻少及民。

诸侯无患楚,三户可亡秦。

但使诛求减,常令贡赋均。

荒年免离散,率土尽王臣。

(0)

用薛郎所寄示诗三韵·其三

薛君昔在日,才可齿诸任。

继世能传业,为文有嗣音。

千秋当却老,六籍更钩深。

何以寿吾子,高才无陆沈。

(0)

送别史友六首·其三

过淮读二山赋,举世识三槐家。

熊鱼等所欲者,兕虎敢叹非耶。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