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
塞上马归终反覆,泰山鸱饱正飞扬。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
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
塞上马归终反覆,泰山鸱饱正飞扬。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
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西湖二首(其一)》。诗人以左符为引,描绘了自己长途跋涉后抵达西湖的欣喜之情。"左符千里走东方"形象地写出旅程的遥远和艰辛,而"喜有西湖六月凉"则表达了对西湖夏日清凉的喜爱,与旅途的疲惫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塞上马归终反覆,泰山鸱饱正飞扬"运用了象征手法,马归比喻诗人归心似箭,而泰山鸱饱则暗示着生活的起伏不定。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曲折和内心的不平静。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即使年事已高,也依然保持宁静淡泊的心态,享受读书的乐趣,体现出他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
最后两句"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描绘了西湖清晨的美景,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河面上,荷花在露水中散发出香气,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