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湖二首·其一》
《西湖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左符千里走东方,喜有西湖六月凉。

塞上马归终反覆,泰山鸱饱正飞扬。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

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

(0)
注释
左符:古代官府文书的信使。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走:疾驰。
东方:指东方地区。
喜:欢喜。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六月凉:夏季的清凉。
塞上:边疆地区。
马归:马匹归来。
终反覆:反复往返。
泰山:中国五岳之一。
鸱:鹞鹰。
飞扬:翱翔。
懒宜:适合懒散的状态。
鱼鸟:泛指水中和空中的生物。
心常静:心境常常平静。
诗书:书籍和诗歌。
味更长:意味更加深长。
行到:走到。
平桥:平坦的桥。
初见日:刚刚看到太阳升起。
满川:满眼望去。
风露:清晨的露水。
紫荷香:紫色荷花的香气。
翻译
左符使者疾驰东方,欣喜西湖六月仍有清凉。
边塞的马儿归途反复,泰山上的猛禽振翅飞翔。
年迈之人懒得动,心境如鱼鸟般宁静,对诗书的热爱更深长。
行至平桥,初见朝阳升起,满眼是露水与紫荷的芬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西湖二首(其一)》。诗人以左符为引,描绘了自己长途跋涉后抵达西湖的欣喜之情。"左符千里走东方"形象地写出旅程的遥远和艰辛,而"喜有西湖六月凉"则表达了对西湖夏日清凉的喜爱,与旅途的疲惫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塞上马归终反覆,泰山鸱饱正飞扬"运用了象征手法,马归比喻诗人归心似箭,而泰山鸱饱则暗示着生活的起伏不定。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曲折和内心的不平静。

"懒宜鱼鸟心常静,老觉诗书味更长"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即使年事已高,也依然保持宁静淡泊的心态,享受读书的乐趣,体现出他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

最后两句"行到平桥初见日,满川风露紫荷香"描绘了西湖清晨的美景,阳光透过薄雾洒在河面上,荷花在露水中散发出香气,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次白莹青云天梯诗韵

一片清光锁郡雄,天边层削秀芙蓉。

烟连淡浦三千岫,气压阳台十二峰。

湛湛壶天飞乳蝠,离离霜草接云龙。

夜来心醉松梢月,直递寒香上九重。

(0)

再游三洲岩

去年骢马不同游,随意云帆此系舟。

万壑寒流千丈碧,五更残月四山秋。

天门夜迥人初到,仙树年芳鹤自留。

高挂一瓢休便得,人间何处问巢由。

(0)

王承德四时花鸟图·其四

默默青禽瞰玉妃,泠云寒月淡相宜。

香魂不到青宫里,那得轻扬粉蝶知。

(0)

戏马台诗韵

追游登高台,松风生微寒。

携壶延王孙,酣歌青云间。

(0)

梅花百咏·其六十九

逋翁得句有诗神,坡老情缘讽咏真。

百岁芳名千古树,满天清气一閒人。

梁园对雪谁知己,洛浦淩波迥出尘。

且赋新诗如作画,分明笔底暗生春。

(0)

和羊城梁俊民三首·其二

诗怀久为俗尘侵,有耳那闻大雅音。

折简相招入吟社,多君于我独情深。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