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
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
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子规(一种鸟类)的啼叫声,表达了自己夜不能寐的烦躁心情。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邃,通过对夜晚声音的捕捉,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孤独和不安。
"子规啼不歇,到晓口应穿" 这两句直接描写了子规的啼叫声连绵不断,从夜深处一直持续到天亮。这里的“啼”字用得十分传神,形象地表现了鸟鸣的细微和连续性。
"况是不眠夜,声声在耳边" 这两句则转向诗人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因为失眠而整夜难以入寐,每一个声音都清晰可闻,让人的感觉更加敏锐。这里的“况”字承接前文,强调了这种情况下夜晚的声音更是清晰可辨。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捕捉,反映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细腻感受的能力。
说儒论四方,以北为背明。
盖言幽阴位,有向即非亨。
遂令口耳儿,恶北如近刑。
安知壬癸交,于此兆万灵。
天元气始降,坎水首五行。
理数渐推迁,至兑乃秋成。
馀阴与初阳,分此朔易庭。
故为始终地,变化容可轻。
不但天道尔,人为亦该并。
帝王宅九垓,辅相罗贤英。
德虽若伊周,稽首为公卿。
如其恶北面,谁以臣庶称。
吾知讲析师,苟以巧自矜。
何能乱达识,止可欺愚冥。
吾来坐书屋,轩楹有北名。
题诗非赋咏,聊以说儒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