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确浑因石,飕飗半以松。
秋鸡添老状,老木怯秋容。
迩日朱张句,当年韩杜踪。
辞工欠诗本,理到倚谈锋。
荦确浑因石,飕飗半以松。
秋鸡添老状,老木怯秋容。
迩日朱张句,当年韩杜踪。
辞工欠诗本,理到倚谈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题目为《自九度至衡岳呈同游潘文叔二首(其一)》。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山石峥嵘、松风呼啸的自然景象,展现出衡岳之景的雄浑与苍凉。"荦确浑因石,飕飗半以松"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山势的险峻和松树在风中的摇曳,富有动态感。
接着,诗人借"秋鸡添老状,老木怯秋容"表达时光流转,万物皆有老去之态,连秋鸡也显出衰老之色,老木面对秋天的肃杀显得更加畏缩。这里寓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人又提及"迩日朱张句,当年韩杜踪",将自己与古代文学大家如朱熹、张栻以及韩愈、杜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先贤文采的敬仰和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追求。然而,他自谦地说"辞工欠诗本,理到倚谈锋",意思是虽然文辞精巧,但诗歌的根本还在诗艺的积累和对道理的深刻理解,这体现了诗人的谦虚和对诗歌艺术的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个人的感悟和对文学传统的敬仰,展现了赵蕃的诗才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穷年踏黄尘,旅卧每自鄙。
此山颇岑寂,饮食亦清美。
瘦藤当一折,且作终老计。
晓堂看春雪,秀色净窗几。
炉暖倚蒲团,颓然成坐睡。
君从何所来,会我清梦里。
琼花斜袅帽,眸子湛秋水。
伊予杂欢笑,应阿竟何事。
忽然长揖去,惊觉在千里。
人生孰非梦,安有昏旦异。
心知目所见,历历皆虚伪。
他日或相逢,何殊开睫寐。
此诗当见渠,一展笑相视。
去年雨多忧水潦,今年雨少忧枯槁。
都缘县政失中和,水旱年年勤父老。
前时云起雨欲落,夜半风来还一扫。
明朝引首望霄汉,屋上晨暾仍杲杲。
赋输百万未破白,簿脚何缘得勾倒。
上书自劾欲归去,老妇挽衣傍夺藁。
技穷往诉北山神,是夕沛然偿所祷。
稻畦罢亚势已活,竹里萧疏声更好。
故应神意闵孤拙,苟免岁中书下考。
便安杵臼伺秋成,云子满田行可捣。
雨似悬河风似箭,风号雨驰寒刮面。
何处巡城老健儿,城上讴吟自哀怨。
不知底事偏苦伤,声高声低哀思长。
戍边役重畏酷法,去国年多思故乡。
城上歌时夜方半,正是孤斋醉魂断。
和风和雨两三声,推枕投衾坐长叹。
传闻边警动熙河,战士连年不解戈。
今夜风号雨驰处,城上哀怨知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