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雨多忧水潦,今年雨少忧枯槁。
都缘县政失中和,水旱年年勤父老。
前时云起雨欲落,夜半风来还一扫。
明朝引首望霄汉,屋上晨暾仍杲杲。
赋输百万未破白,簿脚何缘得勾倒。
上书自劾欲归去,老妇挽衣傍夺藁。
技穷往诉北山神,是夕沛然偿所祷。
稻畦罢亚势已活,竹里萧疏声更好。
故应神意闵孤拙,苟免岁中书下考。
便安杵臼伺秋成,云子满田行可捣。
去年雨多忧水潦,今年雨少忧枯槁。
都缘县政失中和,水旱年年勤父老。
前时云起雨欲落,夜半风来还一扫。
明朝引首望霄汉,屋上晨暾仍杲杲。
赋输百万未破白,簿脚何缘得勾倒。
上书自劾欲归去,老妇挽衣傍夺藁。
技穷往诉北山神,是夕沛然偿所祷。
稻畦罢亚势已活,竹里萧疏声更好。
故应神意闵孤拙,苟免岁中书下考。
便安杵臼伺秋成,云子满田行可捣。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名为《喜雨呈赵世泽》。诗中描绘了从担忧水涝到忧虑干旱的气候变化,反映了地方治理与自然现象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百姓对雨水的渴望以及对丰收的期盼。
首句“去年雨多忧水潦”,点明了去年雨水过多导致的担忧,暗示了洪水可能带来的灾害。接着,“今年雨少忧枯槁”则转向了今年雨水稀少,引发了对农作物干枯的忧虑。这两句对比鲜明,体现了自然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都缘县政失中和,水旱年年勤父老。”指出地方治理不当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表达了对良好治理的期待。接下来,“前时云起雨欲落,夜半风来还一扫。”描述了雨水即将来临却又被风带走的情景,充满了对雨水的渴望。
“明朝引首望霄汉,屋上晨暾仍杲杲。”描绘了人们在第二天清晨抬头仰望天空,期待着雨水的到来,但阳光依旧明媚,预示着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心情。随后,“赋输百万未破白,簿脚何缘得勾倒。”表达了赋税沉重,百姓生活艰难的现实。
“上书自劾欲归去,老妇挽衣傍夺藁。”展现了官员因无法解决民生问题而自责,并打算辞职归隐,但被老妇人挽留,体现了民间对官员的依赖与不舍。最后,“技穷往诉北山神,是夕沛然偿所祷。”描述了官员向山神祈求降雨,最终如愿以偿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细节和情感的交织,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官民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寒风吹广漠,白日忽西颓。
阴云起重阿,圆景暗无辉。
中夜聊行役,行行将何之。
高楼连大厦,击鼓吹笙篪。
鸣鸠偕旅燕,高栋相追飞。
吁嗟穷经子,宁不寒与饥。
烈士多悲心,发文每新奇。
恕己谅同志,谁能不如斯。
抱瓮徒自苦,桔槔心所非。
忘机憩蓬荜,海鸥谅不疑。
夙慕讵不卓,明发系吾思。
捲舒宁自必,此身权所持。
瑾瑜唯自保,积久贵不衰。
志士穷得已,遭遇安天时。
苔光莹莹,云影皑皑。高窗雨过,落花飞来。
雨霁云沈,天光侵户。趺坐观空,游心太古。
熏风书炎,飘萧疏雨。日之夕矣,差池月宇。
清风荡飏,飒然襟开。白云不去,幽鸟时来。
闇闇孤丛,落落禅宇。载阴载晴,唯我与汝。
浓露零兮,林枯山老。时兮奈何,青苍独保。
高节嶙峋,葆汝天兮。霜风凛冽,吹汝寒兮。
尔心虚兮,德不尔孤。尔节坚兮,时宁尔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