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忆,心上数归鞍。
一角荒城三点塔,半帆秋水四围山。划满碧阑干。
长相忆,心上数归鞍。
一角荒城三点塔,半帆秋水四围山。划满碧阑干。
这首《忆江南(其四)》由清代诗人关锳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烟波浩渺的江南之中。
“长相忆,心上数归鞍。” 开篇即表达了对远方的深深思念,归鞍二字,既点明了主人公的期待与渴望,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一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引人遐想。
接着,“一角荒城三点塔,半帆秋水四围山。” 这两句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独特景象。荒城、塔、帆、水、山,这些元素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丰富而又层次分明的画面。荒城透露出历史的沧桑,塔则象征着文化的传承,而半帆秋水与四围山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壮美。这样的景致,不仅富有视觉冲击力,更蕴含了诗人对江南水乡深沉的情感寄托。
“划满碧阑干。” 最后一句以“划满”二字收尾,形象地描绘了舟行水面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如同这碧绿的栏杆一般,绵延不绝。整个画面在动态与静态、远近、虚实之间达到了和谐统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综观全诗,《忆江南(其四)》以其精炼的语言、生动的描绘,成功地捕捉并传达了江南水乡的神韵与诗人的深情,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东海有黄鹄,两雏何翩翩。
朝戏沧海上,暮栖琼树颠。
一朝挟其雏,裴回上青天。
一雏归故巢,一雏委身草莽间。
黄鹄哀鸣向他山,侧身东望何时还。
他山岂无匹,凤凰五色翰。渴有醴水,饥有琅玕。
黄鹄不愿同饮啄,得归东海心即乐。
高吟寄天末,寒茧曳孤篁。
烱若双明珠,九渊安可藏。
出户见明月,流光入中堂。
载弹绿绮琴,匡坐白云床。
寥寥太古调,谁论虞与唐。
知音谅非远,我心自忧惶。
挑灯耿无寐,清泪洒淋浪。
赖有一瓢酒,慰兹离别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