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播群品,利真固灵根。
非诚谅无有,五性实斯存。
世人逞私见,凿智道弥昏。
岂若林居子,幽探万化原。
元亨播群品,利真固灵根。
非诚谅无有,五性实斯存。
世人逞私见,凿智道弥昏。
岂若林居子,幽探万化原。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斋居感兴二十首》中的第十四首。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中国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中开篇“元亨播群品,利真固灵根”,以宇宙万物的生成与发展的规律为背景,强调了“真”与“灵”的根本性作用,即宇宙间的一切存在都源于真实的本质和内在的生命力。接着,“非诚谅无有,五性实斯存”,进一步阐述了只有真诚与诚信,才能真正理解并把握事物的本质,而这种本质存在于万物之中,是构成万物的根基。
随后,“世人逞私见,凿智道弥昏”,批评了世俗之人因个人私欲而产生的偏见,以及他们为了追求智慧而做出的努力反而使道路更加模糊不清。这里体现了朱熹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认知的深刻思考。
最后,“岂若林居子,幽探万化原”,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和深入探索自然法则的向往。这里的“林居子”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修行者或学者,他们能够远离尘嚣,静心观察和理解宇宙万物的本源与变化规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真实、真诚、自然法则的崇尚,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和深入探索自然奥秘的渴望,体现了朱熹在哲学、伦理学和自然观上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