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多骨肉话依依,珍重相看灯烛辉。
饮为病游千里减,瘦因吟过万山归。
老亲白发欣簪胜,稚子红炉笑作围。
屏却百忧成一笑,去年孤泪此时挥。
无多骨肉话依依,珍重相看灯烛辉。
饮为病游千里减,瘦因吟过万山归。
老亲白发欣簪胜,稚子红炉笑作围。
屏却百忧成一笑,去年孤泪此时挥。
此诗描绘了壬辰除夕之夜,黄景仁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首句“无多骨肉话依依”表达了虽亲人不多,但相聚时话语绵绵,情感深厚。接着“珍重相看灯烛辉”,在灯火映照下,家人互视,情意更加浓厚。
“饮为病游千里减,瘦因吟过万山归。”这两句通过饮酒和吟诗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因长期漂泊在外,身心俱疲的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家的思念之情。饮而致病,吟而消瘦,皆是思乡之苦。
“老亲白发欣簪胜,稚子红炉笑作围。”这里通过老少两代人的形象对比,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欢乐。老亲欣喜地戴上新帽,稚子围绕着温暖的火炉欢笑,一老一小的幸福画面,温馨感人。
“屏却百忧成一笑,去年孤泪此时挥。”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诗人将一年来的种种忧虑抛诸脑后,以微笑面对,与去年独自落泪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在家人团聚时的释然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除夕之夜家的温暖与亲情的力量,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忆客三河县,今宵忽五年。
感时瓜已熟,纪事月频圆。
后会知何地,相违况眼前。
平生一师弟,欲语转茫然。
无意催诗,有尘清路,昏鸦何处投林。
南山殷雷,北谷漏天,十里一色浓阴。
猿饥鹤怨,正撩乱、负米归心。暝色合、加紧催人。
出云残袅钟音。
若问吾庐何在,指前路莫辨,雾岫烟岑。
痴云壅径,怒溪没石,人疑妆点山深。
侵肌袖湿,似客途、老泪沾襟。
叹好景、有限斜阳,尚悭别我西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