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地僻车马稀,十载倦游歌《式微》。
傍溪卜筑面流水,拂石展簟消炎晖。
老翁过从就蔬食,幼女补缀成絺衣。
西亭去家苦不远,日暮共逐渔樵归。
青山地僻车马稀,十载倦游歌《式微》。
傍溪卜筑面流水,拂石展簟消炎晖。
老翁过从就蔬食,幼女补缀成絺衣。
西亭去家苦不远,日暮共逐渔樵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简朴的夏日田园生活图景。诗人身处偏远的青山之中,久居此处,厌倦了繁华世事,常吟唱《式微》以表达内心的疲惫。他选择在溪边建造房屋,享受流水环绕的清凉,铺开竹席消暑。日常生活中,老翁前来共餐,粗茶淡饭,幼女则缝补衣物,一派自给自足的田园风光。
诗人强调家园与外界的距离并不遥远,傍晚时分,家人一起外出,或是捕鱼或是砍柴,共享劳作后的归途,体现了家庭和睦,生活节奏悠闲。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勤恪督楚时,吾祖同疆寄。
大难适初夷,急在培元气。
抚臣职治民,地与益阳异。
推贤本公忠,刚柔亦互济。
不争赫赫名,岂恤悠悠议。
奏牍兹具存,经画皆至计。
国家建行省,命官有深意。
元丰议省并,祇以便专恣。
荆襄据上流,承平慎择帅。
奈何任无赖,轻举江东弃。
始信古人言,将亡必多制。
与君籍金闺,通家逮四世。
白首役汗青,同舟话故事。
连楹赐书在,骏烈惭弗嗣。
倾阳一寸心,何补东隅逝。
万方困虐政,生民日憔悴。
岂独岘山碑,过者为堕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