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种松》
《种松》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万牛来丘山,大厦高崔嵬。

当年谁苦辛,遗此千岁材。

手持百松子,与之俱倾颓。

殷勤嘱造物,为护荒山隈。

今来见毫末,喜溢苍烟堆。

十年望根立,百年排风雷。

自此千万年,再见明堂开。

东家十年计,戢戢千头栽。

岂不早有望,求此良悠哉。

(0)
鉴赏

这首诗《种松》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对种松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对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诗中首先以“万牛来丘山,大厦高崔嵬”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种松的宏大场景,仿佛万牛之力汇聚于丘山之上,建造起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厦,预示着种松工程的艰巨与宏伟。接着,“当年谁苦辛,遗此千岁材”两句,转向对种松者的赞美与敬意,感叹他们当年的辛勤付出,留下了一片可以生长千年松木的宝贵土地。

“手持百松子,与之俱倾颓”则描述了种松的过程,诗人亲自将松子播撒,与之共同经历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松树从幼苗到参天大树的成长过程。接下来,“殷勤嘱造物,为护荒山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恳求,希望上天能保护这片荒山,让松树得以健康成长。

“今来见毫末,喜溢苍烟堆”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这片山林时的喜悦心情,虽然只是看到松树的幼苗,但心中已充满了满足与期待。“十年望根立,百年排风雷”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种树的艰辛,十年的等待,只为松树扎根,百年间历经风雨雷电的考验。

最后,“自此千万年,再见明堂开”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愿景,期待在这片种满松树的山上,能够见证历史的变迁,如同古代的明堂一般,成为后人仰望的历史丰碑。“东家十年计,戢戢千头栽”则通过邻居的种树计划,暗示了种树的长远意义和广泛影响,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种松这一具体行为,寓言般地探讨了时间、耐心、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挽张之洞联

近法远师,是公门再传弟子;

人微道丧,为天下一哭斯文。

(0)

挽张树珊联

识面我无缘,名在江淮,百战功勋万人敌;

出师公未捷,气吞云梦,一生忠勇九重知。

(0)

对联

众中论事归多悔;醉后题诗醒已忘。

(0)

闱中题壁联

地无三尺阔;天有一条长。

(0)

吴航益群社联

放眼二十周时局;关心四百兆生灵。

(0)

春联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