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中论事归多悔;醉后题诗醒已忘。
- 鉴赏
此联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境,既体现了人生的智慧,也蕴含了生活的哲理。
"众中论事归多悔",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在众人面前讨论事情时,往往因为考虑不周或情绪影响,导致事后懊悔不已。在集体讨论中,人们容易受到外界意见的影响,有时为了维护和谐或者避免冲突,会做出一些并不完全符合自己真实想法的决定。然而,当事情的结果不如预期,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自己的观点更为合理时,便会生出后悔的情绪。这句诗提醒我们,在表达观点和参与决策时,应保持独立思考,避免盲目从众。
"醉后题诗醒已忘",则展现了另一种生活状态。人在酒醉之后,情感更为奔放,思维更加自由,往往会创作出一些充满激情与灵感的作品。然而,酒醒之后,这些作品可能早已被遗忘,留下的只有那份曾经的激情与灵感的痕迹。这句诗反映了艺术创作与个人状态之间的微妙关系,即灵感与情感的瞬间爆发,以及它们在时间流逝后的消逝。它鼓励人们珍惜那些在激情时刻产生的创意与作品,同时也提醒我们,艺术创作的价值不仅在于作品本身,更在于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自我表达。
综上所述,这副对联通过“众中论事归多悔”与“醉后题诗醒已忘”这两句话,探讨了人生中的两种常见现象:一是集体决策中的潜在风险与个人反思的重要性;二是艺术创作与个人状态之间的动态关系。它既是对生活智慧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类情感与行为的细腻描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由二亩甸往方广入山已深忽抵一大池周七八里荷花弥望人家临水而居蜃墙红窗花竹衣桁倒影镜中戏询舆人欲买全湖直几何对云不过百金乃知山乡之业贱不可言古人买山非直耽其幽寂三径之资不当与买宅买邻同价乃可安耕凿长子孙今世惟求近城市价亟昂而租入转少取其贫时易售而已购产而欲其易售悲哉购者之愚也·其一
山路崎岖竹径斜,忽开平望见莲花。
连天镜影莲为盖,隔岸烟波竹作家。
明月秋风无价值,收莲芟竹有生涯。
此中合有鲈鱼脍,处处秋声响钓车。
春江渔父词同半查作
五湖三泖烟波宅,燕子来时春水碧。
莼丝采罢荇丝牵,隔岸桃花红欲滴。
蓑笠由来是水仙。鸬鹚鸂鶒伴闲眠。
青山倒影低昂见,潮落潮生不计年。
篷窗沽酒空蒙里,一声渔笛沧浪起。
纶竿收得寂无人,明月烟江照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