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渡河,无渡河,中有龙门之雪浪,天池之洪波。
上有碧崖之岌嶪,下有暗石之嵯峨。
蛙蚓得志相讥诃,况复龙蜃与鼋鼍。
崇朝一舍即我郊,黎民一苇平可过。
无渡河,无渡河,招招舟子不足信,彼亡维楫将奈何。
无渡河,无渡河,中有龙门之雪浪,天池之洪波。
上有碧崖之岌嶪,下有暗石之嵯峨。
蛙蚓得志相讥诃,况复龙蜃与鼋鼍。
崇朝一舍即我郊,黎民一苇平可过。
无渡河,无渡河,招招舟子不足信,彼亡维楫将奈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生命的脆弱。开篇即以“无渡河”为起点,重复这一意象,不仅强调了河流的存在,更暗示了一种隔绝与阻碍。中间部分,“龙门之雪浪”,“天池之洪波”展示了河水的汹涌和险峻,而“碧崖之岌嶪”、“暗石之嵯峨”则勾勒出山川的险恶与深邃。紧接着,“蛙蚓得志相讥诃”一句,通过低微生物间的争斗,映射出了一个充满竞争和冲突的生态环境。
诗人在“崇朝一舍即我郊”中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而“黎民一苇平可过”则透露了一种对普通百姓能够安稳渡过难关的希望。末尾,诗人再次提及“无渡河”,并且指出“招招舟子不足信”,此处舟子可能象征着引导者或领导者的不可靠,而“彼亡维楫将奈何”则表达了一种面对未知和困境时的无奈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以及个人在乱世中的迷茫与无助。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哲理思辨和情感表达于一体的杰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