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馘声腾泮水边,将坛儒老握兵权。
刻期三日果如此,一笑众军皆粲然。
天遣云霓苏大旱,人看图画上凌烟。
嗟余莫效戈矛力,空咏蓝关马不前。
献馘声腾泮水边,将坛儒老握兵权。
刻期三日果如此,一笑众军皆粲然。
天遣云霓苏大旱,人看图画上凌烟。
嗟余莫效戈矛力,空咏蓝关马不前。
这首诗《答粹之清平献捷》是明代诗人祁顺所作,通过描绘献捷场景和赞颂军队胜利,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英雄主义与士气。诗中以“献馘声腾泮水边”开篇,生动地描绘了战场上的热烈氛围,士兵们在泮水边高声欢呼,庆祝胜利。接着,“将坛儒老握兵权”一句,巧妙地融合了儒将的形象,既体现了军事指挥的智慧,也彰显了文武并重的理念。
“刻期三日果如此,一笑众军皆粲然”两句,赞扬了军队在预定时间内取得胜利的英勇表现,士兵们的笑容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喜悦和自豪。接下来,“天遣云霓苏大旱,人看图画上凌烟”则运用了自然现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军队胜利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最后,“嗟余莫效戈矛力,空咏蓝关马不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直接参与战斗的遗憾,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胜利的歌颂,也有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江南地远接闽瓯,山东英妙屡经游。
前瞻叠障千重阻,却带惊湍万里流。
枫叶朝飞向京洛,文鱼夜过历吴洲。
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
楼中愁思不开嚬,始复临窗望早春。
鸳鸯水上萍初合,鸣鹤园中花并新。
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
照骨金环谁用许,见胆明镜自生尘。
新春光景丽,游子离别情。
交让未全死,梧桐唯半生。
值热花无气,逢风水不平。
宝鸡虽有祀,何时能更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