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谏疏入筹大统,合血泪以陈情,劲节昭昭,数行书捐躯报国;
读敷奏悲失良朋,赋招魂而叹息,孤忠耿耿,千百载虽死犹生。
留谏疏入筹大统,合血泪以陈情,劲节昭昭,数行书捐躯报国;
读敷奏悲失良朋,赋招魂而叹息,孤忠耿耿,千百载虽死犹生。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吴可读先生,其文笔深挚,情感激昂,展现了一位忠诚士大夫的高尚情操与伟大牺牲精神。
上联“留谏疏入筹大统,合血泪以陈情”描绘了吴可读先生在国家危难之际,不畏艰险,勇敢进谏的情景。他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以血泪交织的言辞,向朝廷陈述自己的忠心与忧虑,其忠诚与勇气昭然若揭。
下联“劲节昭昭,数行书捐躯报国;读敷奏悲失良朋,赋招魂而叹息,孤忠耿耿,千百载虽死犹生”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吴可读先生人格的赞美与哀思。他坚守正直,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动摇,其忠诚如同坚贞的松柏,即便在千年之后,仍能感受到其精神的光芒。同时,也惋惜他的离去,如同失去了良师益友,令人悲痛欲绝,通过招魂之词,表达出对其灵魂的深切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此挽联不仅是对吴可读先生个人事迹的颂扬,更是对中国古代士人忠诚、勇敢、坚持正义精神的崇高礼赞。
宪府新临百粤间,遥瞻北斗望龙颜。
谈经自渡迷津筏,倡道能开造士关。
文学久收盐铁议,使臣应入鹭鸳班。
不将金鉴千秋上,那得仙槎八月还。
浩荡恩波涵北海,郁葱王气满西山。
朝回日映仙人掌,玉露传杯许次颁。
开径延三益,为轩借数楹。
不辞河朔饮,偏得古人情。
茗色侵兰薄,炉香透竹清。
鱼牵秋水荇,禽杂野弦声。
共适临池兴,争传避暑觥。
息机忘礼法,高尚废时名。
聚散浑无迹,风尘厌有营。
颂因成酒德,何处觅刘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