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丙祈壬候,良苗望泽诚。
云能将雨鍊,水不待金生。
律吕还宫理,阴阳铸物情。
无心兴岳出,有力挽河倾。
地觉屯膏久,天须补石成。
蒸来浓墨色,化作碎珠声。
酝酿归鸿运,滋濡慰扈耕。
淮南存妙解,两大奥机呈。
禁丙祈壬候,良苗望泽诚。
云能将雨鍊,水不待金生。
律吕还宫理,阴阳铸物情。
无心兴岳出,有力挽河倾。
地觉屯膏久,天须补石成。
蒸来浓墨色,化作碎珠声。
酝酿归鸿运,滋濡慰扈耕。
淮南存妙解,两大奥机呈。
此诗《赋得鍊云生水得生字五言八韵》由清代诗人吴敦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奇妙变化与和谐共生。
首联“禁丙祈壬候,良苗望泽诚”,开篇即以祈求雨水的景象引入,表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期待着雨水能够滋润大地,使作物茁壮成长。这里运用了“禁丙”和“壬候”的季节性气候术语,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特定时节对雨水的期盼。
颔联“云能将雨鍊,水不待金生”,进一步描绘了云与水之间的关系。云能凝聚雨水,而水则无需等待金属生成就能滋养万物。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鍊”字,不仅指雨水的形成过程,也暗喻了自然界的循环与转化。
颈联“律吕还宫理,阴阳铸物情”,通过“律吕”(古代音乐理论中的音律)和“阴阳”(代表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两种力量)的比喻,表达了自然界中和谐有序的规律。这里强调了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与理性的交融。
尾联“地觉屯膏久,天须补石成”,描述了长时间的干旱后,大地渴望雨水的滋润,天空也应允了这份期盼,补足了大地的水分。这一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以及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接下来,“蒸来浓墨色,化作碎珠声”,生动地描绘了雨水降落时的景象,如同浓墨般深沉,化为细小的雨滴,发出清脆的声音。这不仅展现了雨水的形态之美,也暗示了雨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最后,“酝酿归鸿运,滋濡慰扈耕”,表达了雨水对于迁徙的大雁和辛勤耕作的人们的帮助与慰藉。归鸿运象征着雨水为大雁的迁徙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滋濡”则强调了雨水对于土地和农作物的滋养作用,让耕作的人们得以安心劳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和谐共存的美妙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之情。
记当年、落花门径,峭帆三度来往。
分襟忽尔经离乱,且喜故人无恙。心不忘。
凉月夜、衔书数把朱鹇放。邻姬两两。
恨嬉戏相逢,明驼负去,留尔在菰蒋。
鸳鸯好,咫尺姑胥在望。包山争列屏障。
新词多少渔家子,可有雪奴低唱。三白荡。
多巨口鲈鱼,泼刺乘春涨。何时见饷。
与范蠡香莼,越王醉李,置我北堂上。
健笔森拿攫。自古道、才人无命,英雄有托。
黄歇坟前军鼓动,万弩攒平阵脚。
从此后、哀鸿竞作。
索米长安非失策,看掀髯、意气雄河朔。
荆高辈,未萧索。莺花丽句传三阁。
更旅舍、同时二妙,和歌相酢。
硬箭轻裘推劲敌,爽气毫端喷薄。
乍出手、双雕都落。
我去诸公应忆我,记风前、红烛烧如昨。
息壤在,速行乐。
玉罗窗亚红墙,飘来腰鼓黄昏闹。
腾腾紞紞,慢如琢玉,骤如悬瀑。
红漆槌儿,银涂架子,帘东斜靠。
落灯风几阵,催人揎袂,琅然响,钗应掉。
渐觉点声稀处,小楼前、雨声随到。
击损鼍皮,敲松犀钉,将愁都搅。
满耳筝琶,花奴何在,记他天宝。
倩邻娃暂歇,掺挝待我,作渔阳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