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骊山》
《骊山》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六籍燃除士不磨,骊山如此盗兵何。

五陵珠玉归人世,却为诗书发冢多。

(0)
注释
六籍:古代的儒家经典书籍。
燃除:焚烧。
士:读书人。
磨:教化,砥砺。
骊山:秦始皇陵。
盗兵:盗贼和军队。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这里泛指贵族陵墓。
珠玉:贵重的珠宝和玉石。
归人世:流入民间。
却:反而。
诗书:诗经和尚书等儒家书籍。
发冢:挖掘坟墓。
翻译
焚烧典籍后士人不再受教化,面对骊山宝藏盗贼又如何抵挡?
原本属于五陵贵族的珠宝玉石流入民间,却是因为对诗书的热爱才导致古墓被盗掘频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诗中“六籍燃除士不磨”一句,指的是朝廷为了巩固统治,对于儒家经典进行修改和删减,以控制思想,限制学者思考,这种做法被王安石批评为是对文化传承的摧毁。而“骊山如此盗兵何”则暗指当时军政混乱,边疆不稳,国力耗损。

接下来的“五陵珠玉归人世”一句,五陵指的是汉代高官贵族的墓地,而珠玉常用来比喻珍贵之物,这里可能象征着文化遗产或人才。诗人感叹这些珍贵之物原本应属于民间,却因为权力斗争和社会动荡而被埋藏。

最后“却为诗书发冢多”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风气的不满,人们为了寻找墓葬中的宝物,不惜挖掘古墓,这种行为既破坏了历史遗迹,也反映出社会伦理的失衡。王安石通过这首诗,抒发了他对于文化传承、社会秩序和道德价值观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溪亭对雨

午热乍逼人,披书聊汲古。

滃然一片云,忽作弥天雨。

置书坐溪亭,棼丝垂四宇。

驱炎爽顿来,益瀑波增怒。

水天同一色,万状谁能谱。

须臾晚照明,眼前幻尔许。

(0)

合云亭·其一

一天门里步天阶,圣迹依然此勒崖。

记取岱宗初入路,荡胸云已净尘怀。

(0)

初春太液池泛舟·其三

冻解神池泛绿漪,湖光山色发华滋。

蒸霞结绮无须眄,好是含苞未放时。

(0)

夏至斋居

元祀俨将临,迁坐凛明旦。

读卦玩金柅,抚时卜石燕。

岂惟例彻乐,早已敕减膳。

修省切衷独,愧以谕群彦。

骄阳烈中天,炎风荡广殿。

广殿清严所,尚不禁熇暵。

伤哉彼稚苗,待泽亟陇畔。

日暮未兴云,翘首益增叹。

(0)

渐觉绿阴稠,旋听报栗留。

似含时雨润,却借好风流。

夏入如相识,春徂了不愁。

辽西谁复梦,送响任高楼。

(0)

西直门外·其二

兰衢迤逦几经还,忧喜筹农那得全。

一雨皇州春色好,得诗也觉幸今年。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