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翠羃灵洞,洞深玄想微。
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
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
若非饱石髓,那得凌□□。
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
山翠羃灵洞,洞深玄想微。
一双白蝙蝠,三度向明飞。
虽然有两翅,了自无毛衣。
若非饱石髓,那得凌□□。
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灵洞幽深的景象,诗人在此地游历时遇见了两只白蝙蝠三度向光明飞翔的情景。蝙蝠虽有翅却无毛衣,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它们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只有内心充满正念如饱石髓才能超脱凡尘。此情此景引发诗人深思,或许在探讨精神层面的飞跃与解脱。
诗中“偶见归堪说,殊胜不见归”一句,则透露出一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心灵净化和自我提升的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精神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动比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清新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独特见解。
去年出郊春欲半,钟阜林峦青未遍。
今年此日蛰初惊,动地春光满石城。
柳如蹙金梅碾玉,川原高下麦苗绿。
一声布谷已催人,吴侬莫问春迟速。
苍颜老守政无奇,只要我民不苦饥。
奉诏偕行两赤令,职在劝耕无扰之。
鲐背厖眉数十叟,听取吾言醉此酒。
但遣儿郎力南亩,不患三钱无米斗。
米斗三钱大江东,从今更祝八方同。
同见三登太平日,老守不愿万户封。
风霜开栗皱,孕此赪虬卵。
嘉哉古所贽,饤饾入笾匴。
累累紫腰菱,烂烂火蚕茧。
甘腴能疗病,炎帝所编纂。
幽人夜读书,坐对铜檠短。
飕飕石鼎沸,焰焰地炉暖。
式将瓦甑炊,剖壳黄玉软。
乘饥进五六,腹已果然满。
吾尝位将相,日食万钱馔。
荒山啖芋栗,自胜太官脔。
乃知一饱馀,万品徒过眼。
聊持荐杯酒,不假玻瓈碗。
忧慨不成眠,夜寒空展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