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别刘九郎评事传经同泉字》
《酬别刘九郎评事传经同泉字》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举袂掩离弦,枉君愁思篇。

忽惊池上鹭,下咽陇头泉。

对牖墙阴满,临扉日影圆。

赖闻黄太守,章句此中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biéliújiǔlángpíngshìchuánjīngtóngquán
táng / dàishūlún

mèiyǎnxiánwǎngjūnchóupiān
jīngchíshàngxiàyànlǒngtóuquán

duìyǒuqiángyīnmǎnlínfēiyǐngyuán
làiwénhuángtàishǒuzhāngzhōngchuán

翻译
我举起衣袖遮住离别的琴弦,徒然写下你的忧郁诗篇。
忽然惊动了池中的白鹭,泉水在山头低沉回响。
对着窗户,屋阴铺满墙壁,靠近门扉,阳光形成圆满的影子。
幸好听到黄太守的诗章,在这里流传开来。
注释
举袂:举起衣袖。
掩离弦:遮住离别的琴弦。
枉:徒然。
君:你。
池上鹭:池中的白鹭。
下咽:低沉回响。
陇头泉:山头的泉水。
对牖:对着窗户。
墙阴:屋阴。
临扉:靠近门扉。
日影圆:阳光形成圆满的影子。
赖闻:幸好听到。
黄太守:黄姓的太守。
章句:诗章。
此中传:在这里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开篇“举袂掩离弦,枉君愁思篇”两句,用琴瑟作比喻,表达了离别时的心绪万缕、愁思难平的情感。

接着,“忽惊池上鹭,下咽陇头泉”两句,通过对池中鹭鸟和山泉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同时也映射出了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对牖墙阴满,临扉日影圆”这两句,则是从室内望出去,看见窗棂上的阴影和门前日光投射出的圆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氛围。

最后,“赖闻黄太守,章句此中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黄太守的仰慕之情,以及希望通过文学作品传承文化的愿望。“章句”指的是文辞和文章,这里强调了文学艺术在传递情感和思想上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前溪歌·其四

竹竿何篱筛,钓饵何馨香。

前鱼方吞吐,后鱼自徬徨,为侬死不妨。

(0)

琅琊王歌·其八

人是官家人,马是官家马。

原不属女郎,安能不相舍。

(0)

海上夜征次解都阃

雨馀伏枕听潮声,不寝因怜月色清。

槎泛星河秋作客,剑横沧海夜谈兵。

初陈云鸟三军阵,已奠江山万里城。

夷窟分明消虎豹,东南依旧见承平。

(0)

道中即事

杯酒酌江天,风晴日可怜。

危桥平地出,孤塔半空悬。

石缺烟云补,村虚草树连。

谁家芦荡里,撑出小渔船。

(0)

徐雷溪掌罗山教·其一

初随计吏入秦关,暂假君恩曳组还。

泮水平桥春雨后,藏书犹忆敬亭山。

(0)

三穷图为周弓冈中丞题·其一青年守节

妾心何事九秋霜,肯为轻尘弱草伤。

死可复生生不愧,悠悠千载两共姜。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