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人如玉,兹山得美名。
岩扃锁积翠,谷水断馀声。
乔木今无在,高台久已倾。
如何嵩岳什,独咏甫侯生。
昔有人如玉,兹山得美名。
岩扃锁积翠,谷水断馀声。
乔木今无在,高台久已倾。
如何嵩岳什,独咏甫侯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询的《华亭十咏·昆山》。诗人以"昔有人如玉"起笔,将古代某位人物比喻为珍贵的美玉,赋予了昆山以美好的名声。接下来,他描绘了山中景色,岩峦紧闭,积翠深重,谷水潺潺,却已听不到过往的回声,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变迁。
诗人感慨万千,乔木不再,高台已倾,昔日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最后,他以反问的方式表达对为何只有像杜甫这样的诗人才能在此地留下佳作的疑问,表达了对杜甫诗歌成就的敬仰和对华亭昆山历史文化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对人事沧桑和文人风骨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