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姜山侍者行乞江南兼寄匡山诸衲》
《送姜山侍者行乞江南兼寄匡山诸衲》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钵江南万户春,入廛须是住山人。

朱门岂有嫌支遁,白社何妨狎许询。

易见乡关他日梦,难辞师友此时身。

秋风返棹经庐岳,为嘱同门且耐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送别弟子姜山侍者前往江南行乞的情景,同时寄寓了对江南风物和师友之情的深切怀念。首句“一钵江南万户春”以简练之笔勾勒出江南春色的美好,暗示姜山侍者此行将饱览江南的繁花似锦。次句“入廛须是住山人”,点明了僧人身份,强调了僧侣与世俗生活的不同,预示着姜山侍者将面临不同于常人的挑战。

接着,“朱门岂有嫌支遁,白社何妨狎许询”两句运用典故,通过对比贵族之家与隐士之居,表达了对姜山侍者不畏世俗偏见、亲近普通僧侣的赞赏。这里“支遁”和“许询”都是古代高僧或隐士,他们虽身处不同环境,但都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与自由。

“易见乡关他日梦,难辞师友此时身”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当下的不舍。诗人预见到姜山侍者在未来的日子里可能会怀念故乡和师友,但同时也认识到离别是无法避免的现实。

最后,“秋风返棹经庐岳,为嘱同门且耐贫”描绘了姜山侍者未来可能的归途景象,以及诗人对他的叮咛——即使归途艰难,也要坚持修行,不因贫困而放弃内心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友情、道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送贡士阮玘胡煴赴南监·其二

鹿鸣曾宴桂花前,一郡人夸独少年。

射策正堪新殿榜,束书重返旧京船。

好当著力春秋学,莫漫娱怀月露篇。

送子一樽无限意,玉河如带柳如烟。

(0)

和于府尹景瞻游金山寺诗八首.游金山寺一首·其一

隔岸钟声忽报晴,海霞红拂镜中明。

秋亭欲抚南鸿背,夜阁遥瞻北斗平。

地迥有泉消醉渴,景多无笔寄吟情。

壮游直蹴金鳌顶,小住征帆几日程。

(0)

饮灵藏寺

七姊妹花开已空,绕阑犹幸有葵红。

坐中便起烟霞癖,门外那知市井通。

深院影回三殿日,小亭凉入四窗风。

一尊莲社新开约,莫厌频来问远公。

(0)

立秋前二日游溪西竹屋马上次同游者韵·其一

溪上林亭待客游,茶瓜今日定淹留。

马惊小雨还成霁,蝉咽薰风已报秋。

沙路散行迷远近,水禽贪浴自沉浮。

望中早觉西山好,十里岚光翠欲流。

(0)

题四鸽图·其一紫褐袖

东风开遍蔷薇萼,禁网稀疏罢缯缴。

珍禽颜色亦可人,紫袖双垂比宫鹤。

随时饮啄哺两雏,天然母子行相呼。

抚景令人发三叹,耳畔如闻城上乌。

(0)

题扬州杨成玉太守梅花

红紫缤纷落暮寒,贞姿偏耐雪漫漫。

广陵太守能题品,不作琼花一例看。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