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岁月无新旧,抚景随人乐事仍。
泉落石声调玉管,月移云影暗春灯。
早鸟唤林千嶂绿,夜猿啼雨一江澄。
人间物序忧迟暮,只有閒情属老僧。
山中岁月无新旧,抚景随人乐事仍。
泉落石声调玉管,月移云影暗春灯。
早鸟唤林千嶂绿,夜猿啼雨一江澄。
人间物序忧迟暮,只有閒情属老僧。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岁月静好,四季更迭,但心境永恒不变的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
首联“山中岁月无新旧,抚景随人乐事仍”开篇即点出山中时光流逝的不觉,以及与自然景致相随的快乐。这里的“无新旧”并非指时间的停滞,而是强调在山中,时间仿佛失去了刻度,人们与自然融为一体,乐事常在。
颔联“泉落石声调玉管,月移云影暗春灯”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象。泉水从岩石间落下,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天籁之音,又似玉管轻吹;月亮移动,云彩的阴影在春夜的灯光下投射,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声音和光影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颈联“早鸟唤林千嶂绿,夜猿啼雨一江澄”则转向对动植物的描写。清晨,鸟儿在树林中鸣叫,唤醒了千山万壑的绿色生机;夜晚,猿猴在雨中啼叫,江面因此显得更加清澈。这两句通过动物的活动,展现了山中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壮丽。
尾联“人间物序忧迟暮,只有閒情属老僧”将视角拉回人间,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忧虑,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老僧成为了闲情逸致的象征,他似乎能超脱于尘世的烦恼,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朝斗真人有旧祠,追凉老子曳筇枝。
从来步月难为客,此夕听琴合有诗。
竹院沉沉闻漏永,玉绳耿耿看星移。
慇勤更作重来约,迨及冰轮未缺时。
妙龄秀发,湛灵台一点,天然奇绝。
万壑千岩归健笔,扫尽平山风月。
雪里疏梅,霜头寒菊,迥与馀花别。
识人青眼,慨然怜我疏拙。
遐想后日娥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握手论文情极处,冰玉一时清洁。
扫断尘劳,招呼萧散,满酌金蕉叶。
醉乡深处,不知天地空阔。
薄薄酒,饮两钟。粗粗布,著两重。
美恶虽异醉暖同,丑妻恶妾寿乃公。
隐居求志义之从,本不计较东华尘土北窗风。
百年虽长要有终,富死未必输生穷。
但恐珠玉留君容,千载不朽遭樊崇。
文章自足欺盲聋,谁使一朝富贵面发红。
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
一径绕山翠,萦纡去似蛇。
忽惊溪水急,争看洞门呀。
滑磴攀秋蔓,飞桥踏古槎。
三扉迎北吹,一穴向西斜。
叹息烟云老,追思岁月遐。
唐人昔未到,古俗此为家。
洞煖无风雪,山深富鹿豭。
相逢衣尽草,环坐髻应髽。
灶突依岩黑,樽罍就石洼。
洪荒无传记,想像在羲娲。
此事今安有,遗踪我独嗟。
山翁劝留句,强为写槎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