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骊山曲》
《骊山曲》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骊山郁崔嵬,宫阙金银开。

月生鳷鹊观,云绕凤凰台。

宫中红妆子,调笑春风媒。

青鸟衔巾去,乳鹿巡花来。

天王太白次,仓皇金粟堆。

石马动秋色,羌枝连暮哀。

只今瑶池水,八骏渴生埃。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骊山曲》描绘了骊山壮丽的景象和昔日皇家宫殿的繁华。首句“骊山郁崔嵬”以雄浑的笔触展现了骊山的巍峨气势。接下来,“宫阙金银开”形象地刻画了宫殿的富丽堂皇,金银装饰熠熠生辉。

“月生鳷鹊观,云绕凤凰台”通过自然景观烘托出宫殿的神秘与尊贵,月光洒在鳷鹊观上,云雾缭绕凤凰台上,增添了诗意的氛围。诗人进一步借“宫中红妆子,调笑春风媒”描绘了宫女们在春风吹拂下的欢乐场景,暗示着宫廷生活的闲适与奢靡。

“青鸟衔巾去,乳鹿巡花来”运用神话元素,青鸟作为使者,乳鹿则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展现出宫苑内外的生动画面。然而,随着诗歌的推进,“天王太白次,仓皇金粟堆”转向了历史的沉思,暗示着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金粟堆(可能指陵墓)透露出一种衰败与仓皇的气息。

最后两句“石马动秋色,羌枝连暮哀”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色,石马静默,羌枝低垂,寓含着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而“只今瑶池水,八骏渴生埃”以瑶池的干涸和骏马口渴的形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以及世事变迁的无奈。

整体来看,《骊山曲》以骊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隐喻,展现了从盛唐到元末明初的时空转换,既有宫廷生活的奢华,也有历史沉淀的哀愁。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枕上作二首·其二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

(0)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0)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0)

献浙东王大夫二首·其一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

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

吟处美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

(0)

挽妾联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0)

《左传》引逸诗

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

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

虽有丝麻。无弃管蒯。虽有姬姜。无弃蕉萃。

凡百君子。莫不代匮。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讲事不令。集人来定。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淑慎尔止。无载尔伪。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