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2、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
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晚年隐士的宁静生活和超然物外的心境。开篇"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表明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泊与超脱,只愿追求内心的平静。"自顾无长策"则显示出诗人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无奈和无为,而"空知返旧林"则是他选择回到自然界,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接下来的"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更是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静与自在。松风轻拂,使得束缚解开,象征着心灵的自由;而山月下的琴声,是诗人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则是诗人在回答友人的问题,或许是在谈论天地万物的根本道理。"渔歌"通常指的是渔民的歌声,而这里用来形容诗人自己的心声,它如同渔歌般深远而有力,融入了自然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一别几晦朔,向絺今复裘。
相思未能往,四序忽已周。
缅惟君所庐,苍波绕孤洲。
枯筇支老病,尝得一再游。
风轩纳飞鸟,烟涯辨归牛。
旧游固在兹,惨惨增离忧。
剧思脱尘累,去作十日留。
枯桑号寒风,断岸维败舟。
骑衡古有戒,谁复知我愁。
遥瞻经行处,寒山卧苍虬。
惟子妙词章,出语鲠不柔。
向来昼澈辈,许子参其流。
江山固自佳,况复更凛秋。
玉唾叠箱籯,以暗未肯投。
不应结绿价,敢以燕石雠。
封题定何时,思子今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