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壬寅秋七月,大选车徒将校猎。
俄报边城得虏谍,遂蹂其巢捣其胁。
百万貔貅心力协,雷霆震惊电火烨。
擒胡山高平步蹑,饮马河深投箠涉。
势若风长卷枯叶,东突西奔不相摄。
巨酋面缚首蒙氎,男女为俘泪流颊。
振旅班师归献捷,凯歌四起声相接。
旌旗连云笳鼓叠,万马长鸣鼓其鬣。
风入霜蹄轻踥蹀,漠南之山势巀嶪。
回首胡天云帖帖,秋霜既严春雨浃。
阴惨阳舒慎调燮,九州四海皆臣妾,万岁千秋隆帝业。
永乐壬寅秋七月,大选车徒将校猎。
俄报边城得虏谍,遂蹂其巢捣其胁。
百万貔貅心力协,雷霆震惊电火烨。
擒胡山高平步蹑,饮马河深投箠涉。
势若风长卷枯叶,东突西奔不相摄。
巨酋面缚首蒙氎,男女为俘泪流颊。
振旅班师归献捷,凯歌四起声相接。
旌旗连云笳鼓叠,万马长鸣鼓其鬣。
风入霜蹄轻踥蹀,漠南之山势巀嶪。
回首胡天云帖帖,秋霜既严春雨浃。
阴惨阳舒慎调燮,九州四海皆臣妾,万岁千秋隆帝业。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永乐年间的一次大规模狩猎行动,实际上暗喻了一次军事行动,成功平定了北方的胡族威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军队的强大与英勇。
首句“永乐壬寅秋七月”,点明了时间地点,暗示了历史背景。接着,“大选车徒将校猎”一句,看似描述狩猎活动,实则预示着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即将展开。
“俄报边城得虏谍,遂蹂其巢捣其胁”两句,揭示了行动的迅速和果断,敌人的情报被及时获取,军队随即对敌人的巢穴进行了猛烈的打击。
“百万貔貅心力协,雷霆震惊电火烨”形象地描绘了军队的庞大阵容和行动的迅猛,犹如雷霆万钧,电光石火般耀眼。
“擒胡山高平步蹑,饮马河深投箠涉”展示了军队的勇猛和智慧,不仅能够克服高山险阻,还能在深河中轻松渡过。
“势若风长卷枯叶,东突西奔不相摄”以风卷落叶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敌军溃败的景象,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逃窜,都无法逃脱。
“巨酋面缚首蒙氎,男女为俘泪流颊”描绘了敌军首领被俘,以及战后俘虏的悲痛情景,凸显了战争的残酷。
“振旅班师归献捷,凯歌四起声相接”表现了军队胜利归来,凯歌齐鸣的喜悦场面。
“旌旗连云笳鼓叠,万马长鸣鼓其鬣”描绘了军队凯旋时的壮观景象,旗帜飘扬,鼓声震天,万马嘶鸣。
“风入霜蹄轻踥蹀,漠南之山势巀嶪”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军队行进中的自然景色,山势巍峨,蹄声轻盈。
“回首胡天云帖帖,秋霜既严春雨浃”表达了对和平景象的向往,云贴天际,霜严春润,象征着战争后的宁静与和谐。
“阴惨阳舒慎调燮,九州四海皆臣妾,万岁千秋隆帝业”总结了战争的意义,强调了调和阴阳、统一四海、巩固帝业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朝军队的英勇和智慧,以及平定边疆、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和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与和平、权力与治理的深刻思考。
关树晚苍苍,长安近夕阳。
回风醒别酒,细雨湿行装。
习战边尘黑,防秋塞草黄。
知君市骏马,不是学燕王。
启册观往载,摇怀考今情。
终古已寂寂,举世何营营。
悟彼众仙妙,超然含至精。
凝神契冲玄,化服凌太清。
心同宇宙广,体合云霞轻。
翔风吹羽盖,庆霄拂霓旌。
龙驾朝紫微,后天保令名。
岂如寰中士,轩冕矜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