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馀晚色上,四壁蛩声啾。
凉月满庭白,寒灯一点愁。
眇眇犹若梦,恍惚又谓起。
醒梦若俱非,不知何所似。
慨然长叹息,生死即如此。
睡馀晚色上,四壁蛩声啾。
凉月满庭白,寒灯一点愁。
眇眇犹若梦,恍惚又谓起。
醒梦若俱非,不知何所似。
慨然长叹息,生死即如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午后醒来时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环境的交融。首句“睡馀晚色上”点明时间背景,诗人从午睡中醒来,感受到傍晚的氛围。接着“四壁蛩声啾”以细微的自然声响衬托出环境的宁静与夜晚的临近。
“凉月满庭白”一句,通过月光洒满庭院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视觉效果,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时光的流逝。“寒灯一点愁”则将情感引入,一盏孤灯在寒冷中闪烁,仿佛映照出诗人的孤独与忧愁。
接下来,“眇眇犹若梦,恍惚又谓起”两句,诗人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一种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的感受,这种体验既令人困惑又充满诗意。最后,“醒梦若俱非,不知何所似”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无论是清醒还是梦境,都可能只是心灵的一种表象,难以捉摸其本质。
“慨然长叹息,生死即如此”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面对生命的无常与不可预测,发出了深沉的感慨。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我以及宇宙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柳门柳门,芳草芊绵。日日日日,黯然黯然。
子牟恋阙归阙,王粲下楼相别。
食实得地,颇淹岁月。今朝天子在上,合雪必雪。
况绛之牧,文行炳洁。释谓缘因,久昵清尘。
王嘉迎安,远狎遗民。媲彼二子,厥或相似。
论文不文,话道无滓。士有贵逼,势不可遏。
麟步规矩,凤翥昂蘖。
岘首仁踪项频跋,商云乳麝香可撮。
望尘□□连紫闼,吾皇必用整乾坤,莫忘江头白头达。
青松虽有花,有花不如无。
贫井泉虽清,且无金辘轳。
客从远方来,遗我古铜镜。
挂之玉堂上,如对轩辕圣。
天龙睡坤腹,土蚀金鬣绿。
因知燕赵佳人颜似玉,不得此镜终不。
胸中有一物,旅拒复攻击。
向下还上来,唯疑是肺石。
山童顽且小,用之复何益。
教洗煮茶铛,雪团打邻壁。
宛转无好姿,裴回更何适。
庭前早梅树,坐见花尽碧。
屋老多鼠窠,窗卑露山脊。
近来胸中物,已似输药力。
微吟复微吟,依稀似庄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