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闻名日,南都会面年。
才高青琐地,人诵白云篇。
烟霁花明驿,江春水接天。
长歌倚黄鹄,送子兴飘然。
北阙闻名日,南都会面年。
才高青琐地,人诵白云篇。
烟霁花明驿,江春水接天。
长歌倚黄鹄,送子兴飘然。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送曹大谏献绩》。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与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首联“北阙闻名日,南都会面年”,以“北阙”和“南都”为背景,点明了友人曾在北京(北阙)声名鹊起,后在江南(南都)相会的情景,暗示了友人经历的辉煌与友情的深厚。
颔联“才高青琐地,人诵白云篇”,赞扬了友人的才华横溢,不仅在官场(青琐地)有所建树,其作品(白云篇)也广受赞誉,流芳百世。
颈联“烟霁花明驿,江春水接天”,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景象:烟雾散去,鲜花盛开的驿站旁,江水春涨,与天空相连,景色壮丽,寓意着友人前程似锦,未来充满希望。
尾联“长歌倚黄鹄,送子兴飘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倚靠黄鹄长歌,既是送别时的深情表达,也是对友人远行的祝愿,希望友人此行一路顺风,心绪飘然,充满自由与洒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又蕴含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佩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美人临晓镜,睡足含春娇。
手持白玉尺,睥睨金错刀。
欲将双綵凤,对飞宫锦袍。
谁知游冶郎,经年事游遨。
但知山上山,不说大刀头。
君看良家子,尽属六郡豪。
一朝著铠甲,万里随炊刁。
家人剪春衫,欲寄道里遥。
缄封望绝塞,蓬首时自搔。
荡子会当归,行人日儦儦。
别去隔生死,不保夕与朝。
寄言楼中妇,清泪且当收。
犹胜作征衣,远寄边城秋。
南海四五月,有鸟名啄木。
飞鸣乱叶间,形眇声繁促。
枝间时瞥见,黑啄羽毛绿。
雌雄相应和,生哺依老谷。
或疑在家僧,受施不看读。
为禽不知名,但自骂秃秃。
小兵特轻趫,修竿每驰逐。
今晨耳目清,桑下闻布谷。
黄鹂两三声,睍睆出幽谷。
从今屏菑翳,绕舍植梧竹。
鸣凤傥可期,樛枝要栖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