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箴浑不解,侠气顿能销。
素发嗟垂领,红尘屡折腰。
世情飞絮过,乡思断蓬飘。
为甚抽簪未,山中少药苗。
官箴浑不解,侠气顿能销。
素发嗟垂领,红尘屡折腰。
世情飞絮过,乡思断蓬飘。
为甚抽簪未,山中少药苗。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官舍杂咏(其六)》描绘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官箴浑不解”,表达了他对官场繁琐规则和道德规范的困惑与疏离,暗示了对官场虚伪风气的不满。次句“侠气顿能销”则反映了诗人曾经的豪侠之气在官场中逐渐消磨殆尽。
“素发嗟垂领”写出了诗人的年华老去,感叹时光流逝,白发已至颈项,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慨。“红尘屡折腰”进一步揭示了他在世俗官场中的辛劳和屈膝,形象地刻画出仕途的艰辛。
“世情飞絮过”以飘忽不定的柳絮比喻世事无常,人心难测,而“乡思断蓬飘”则以随风飘荡的蓬草象征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这两句寓言性很强,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沧桑和归隐之情的深沉思索。
最后,“为甚抽簪未”表达了诗人对于为何还未选择辞官归隐的疑问,而“山中少药苗”则暗示了他内心渴望远离尘嚣,寻求自然与宁静的生活,以寻找失落的本真和健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主人厌尘俗,不使居无竹。
诗翁爱诗史,咏歌长不足。
箨龙遍山园,嘉名榜华屋。
何当乘逸兴,倚栏听戛玉。
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
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
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
圜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
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
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
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
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