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五》
《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五》全文
清 / 项鸿祚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荇带牵风作晚凉,柳丝拖水湿斜阳。

平林漠漠远烟黄。

双桨送人何处去,最无情上棹船郎。

儿家不合近横塘。

(0)
鉴赏

这首《浣溪沙十八首(其十五)》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傍晚湖畔的宁静画面。

首句“荇带牵风作晚凉”,以“荇带”比喻随风摇曳的水草,生动地描绘了晚风轻拂下水草轻轻摆动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接着,“柳丝拖水湿斜阳”一句,将视线转向岸边,柳树的枝条仿佛在水中拖曳,与夕阳的余晖相映成趣,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融合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平林漠漠远烟黄”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一片辽阔的树林中,远处的烟雾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淡黄,与天空的色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略带忧郁的景象。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可能蕴含着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双桨送人何处去,最无情上棹船郎”两句,将目光聚焦于湖面上的一叶扁舟,船上的船夫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冷漠无情。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的思考。同时,通过“送人何处去”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情感深度的湖畔傍晚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项鸿祚

项鸿祚
朝代:清   字:莲生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98~1835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
猜你喜欢

蝶恋花.思家,时避乱北渚,即寄琴如姑母

别恨无端浓似酒。扫去还来,夜夜添消瘦。

百八牟尼常在手。堪怜怊怅还依旧。

纸阁芦帘寒乍透。无绪无情,生怕黄昏后。

一点灯儿呆独坐。灯花还解怜侬否。

(0)

踏莎行.花朝

绿拥螺鬟,青描燕尾。天涯芳信垂杨里。

二分春色到花朝,一分先自随流水。

阑曲堪凭,楼高休倚。东风怕到销魂地。

莫言对酒便忘愁,千杯难泼愁如海。

(0)

浪淘沙

冷月照疏桐。雪艳花浓。小阑深处倚还慵。

瘦损非干因病酒,愁思千重。潦倒逐飘蓬。

不怨东风。焚兰煮鹤古今同。

天上神仙犹有劫,何况于侬。

(0)

鹧鸪天.甲辰秋,舟次全州,寄怀李凝仙姊

冷怯西风扑鬓丝。寒砧画角雁归迟。

试观皎洁天边月,又向蓬窗照别离。

思寄语,劝添衣。嫦娥应亦笑人痴。

梦魂未隔三千里,已转柔肠十二时。

(0)

醉太平.钮西农《亦有秋斋词钞》题词

吟春曲阑。听秋小园。幽情都付云笺。更鸣琴燕闲。

芳妍碧山。青超玉田。笛声飞满江天。对斜阳暮峦。

(0)

玉女摇仙佩.题蒋海珊“贪看梅花过野桥图”

横溪略彴,著个幽人,伴鹤风神潇洒。

冷蟾生涯,孤高心性,总被绮梅牵惹。破晓携筇出。

忘琼云娇堕,彩虹寒跨。

暗香透、一枝竹外,小立幺禽,冻萼低压。

诗仙最清狂,雪友霜媒,冰衔许借。

犹忆小窗梦醒,月冷芳樽,忍负相思那夜。

宠柳骄花,嬉春虽好,怎及西泠茅舍。

欲去重回步,绕篱落、徙倚水边林下。

怕一霎、随波片片,玉龙哀曲,等闲吹谢。生绡写。

他年官阁助清话。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