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国并时亡,世道当一变。
扫地而更新,三王功可见。
鼓琴歌有虞,钓者知其善。
区区山泽间,道足开南面。
天步未回旋,九州待龙战。
空有济世心,生不逢尧禅。
何必会风云,弟子皆英彦。
俗史不知人,寥落儒林传。
五国并时亡,世道当一变。
扫地而更新,三王功可见。
鼓琴歌有虞,钓者知其善。
区区山泽间,道足开南面。
天步未回旋,九州待龙战。
空有济世心,生不逢尧禅。
何必会风云,弟子皆英彦。
俗史不知人,寥落儒林传。
此诗《读<六经>》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对《六经》的解读,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与对后世学术传承的担忧。
首句“五国并时亡,世道当一变”,描绘了历史变迁的景象,暗示着社会秩序的更替。接着,“扫地而更新,三王功可见”强调了变革的重要性,并以夏、商、周三代的圣王为例,说明了变革带来的正面影响。
“鼓琴歌有虞,钓者知其善”两句,通过音乐和钓鱼这两个生活场景,隐喻了古代圣贤的智慧和道德品质,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接下来,“区区山泽间,道足开南面”则指出即使在偏远之地,也能找到开启治国之道的智慧。
然而,“天步未回旋,九州待龙战”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状态,预示着需要英雄人物来稳定局势。“空有济世心,生不逢尧禅”表达了对未能在理想政治环境下施展抱负的遗憾。
“何必会风云,弟子皆英彦”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即使不在高位,只要具备才能,同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俗史不知人,寥落儒林传”则对当时社会对人才的忽视表示忧虑,担心传统文化和知识的传承可能会因此而衰微。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顾炎武对古代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后世学术传承可能面临的挑战的警觉。他呼吁重视传统学问,培养人才,以期在动荡的时代中寻求稳定与发展的道路。
溪山泼墨水云秋,似绮馀霞次第收。
灿灿拒霜铺蓼岸,双双属玉舞蘋洲。
杳无锦字来凭雁,拟灭机心试狎鸥。
望里碧云还又合,数峰江上忍抬眸。
昔人有言生处乐,东山何劝人行脚。
殊方异域走苦辛,峻岭重关多险恶。
东山往昔被赚来,故就于今拔本著。
问渠端的何处生,一言解却通身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