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蝶恋花.咏水仙花》
《蝶恋花.咏水仙花》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蝶恋花

小小哥窑凉似雪。插一瓶烟,不辨花和叶。

碧晕檀痕姿态别,东风悄把琼酥捻。

滟潋空濛天水接。千顷烟波,罗袜行来怯。

昨夜洞庭初上月,含情独对姮娥说。

(0)
鉴赏

这首《蝶恋花·咏水仙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仙花的美丽与气质。开篇“小小哥窑凉似雪”,运用比喻手法,将水仙花比作哥窑瓷器,既表现了其质地的温润如玉,又暗示了其色泽的洁白无瑕,如同冬日之雪,清新脱俗。接着“插一瓶烟,不辨花和叶”,通过瓶中插花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朦胧之美,让人难以分辨是花还是叶,进一步强化了水仙花的神秘与高雅。

“碧晕檀痕姿态别”一句,描绘了水仙花独特的色彩与形态,碧绿的背景衬托下,仿佛有淡淡的檀香痕迹,展现出水仙花与众不同的风姿。接下来“东风悄把琼酥捻”,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春风轻拂水仙花的情景,仿佛在轻轻揉捏着琼脂般的花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滟潋空濛天水接,千顷烟波,罗袜行来怯”,这几句进一步渲染了水仙花生长的环境,水面波光粼粼,与天空相连,仿佛置身于一片广阔的水域之中。而“罗袜行来怯”则巧妙地将水仙花与女子联系起来,暗示了水仙花的柔弱与娇美,如同女子轻盈的脚步,不敢轻易踏入这片充满诱惑的水域。

最后,“昨夜洞庭初上月,含情独对姮娥说”,以浪漫的想象收尾,将水仙花置于月夜之下,与嫦娥对话,赋予了水仙花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水仙花独特魅力的赞美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体现了清代词人陈维崧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兵乱后自嬄杂诗·其四

庐舍经兵火,头颅尚在门。风掀灰?迹,月涩剑铓魂。

鼠穴频遭断,燕巢犹半存。

看花泪盈眼,宁忍复开尊。

(0)

送范子仪将漕湖北五首·其一

君行欲何之,乃在湖水北。

湖水多近县,使者易为德。

其民淳而古,其吏朴且直。

官闲足宾客,岁稔少盗贼。

得君清静化,用教不以力。

但自养根苗,勿苦厌蟊螣。

(0)

抚州俞隐居挽诗

临川俞处士,独擅隐居名。

懒倦不复出,风流闻后生。

自甘长寂寞,肯作太鲜明。

松柏新阡路,伤心秋后声。

(0)

送王提举赴淮东七首·其四

入门虽多涂,其究有安宅。

君能识其然,一语在物格。

(0)

即事六言七首·其二

少年与世无求,老觉心情自由。

颠倒文章事业,追随倦鸟虚舟。

(0)

周仲固尚论斋

周侯不出何所为,闭门读书心自知。

箪瓢陋巷君不厌,读书万卷能忘饥。

上参羲皇下秦汉,采取英华几脱腕。

是非荣辱姑置之,忽若乘船到彼岸。

古人之学有传授,君生寂寞千载后。

问君何以识古人,袖手无言坐清昼。

以此读书为尚友,是事渺茫人信否。

人信不信君不问,松柏固难生培塿。

朝来落叶乱荒城,青山照人溪水横。

往来车马作尘土,想君深夜读书声。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